阅读历史 |

第117章(1 / 2)

加入书签

容安走后, 顾如约给萧逸写信, 写好信, 看了一遍,晾晒的菊花已经干了, 她缝制一个布袋,把干菊花放入布袋里,随信一起送去。

梁帝带着文武群臣返回京城, 一间高档茶楼上靠窗坐着一对男女,顾如约朝下看, 这条御街是皇帝回京的必经之路。

街道两旁的围观的百姓水泄不通,

队伍像出京时浩浩荡荡,只不过出京时人人精神抖擞,回京时,文武百官士气消沉。

梁帝萧淙每年出宫狩猎要十月下旬方回京城, 今年刚去半月, 就回来了,看来消息是准确的,文武百官状态不佳。

皇帝的辇车经过, 帷幔遮挡,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据说皇帝受惊吓病倒, 所言不一定是虚。

队伍过去了,顾如约说:“我们走吧!我明日进宫请安。”

皇帝身体有痒, 皇子皇女们进宫问安。

顾如约也不例外, 晋王不在京城, 她代替晋王尽孝。

顾如约去时,皇子皇女嫔妃们都站在乾清宫门前,顾如约跟怀王妃楮氏和三位公主,还有顾念卿等人站在院子里。

几位皇子进去,被总管太监吴良拦下,“皇上生病,太医说宜静养,不得打扰,几位殿下请回。”

梁帝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女一个不见。

众位皇子公主们连着来三日,没见到梁帝。

顾如约每日进宫,后宫嫔妃和亲王公主们聚在乾清宫外,交头接耳,除了太医院院使没人知道皇帝的病情。

总管太监吴良从乾清宫里走出来,尖锐的嗓音高声道:“怀王接旨!”

怀王萧祜从人群中走出来,上前跪倒。

众人都看着怀王萧祜和吴良手里捧着的明黄锦缎,几位皇子屏住呼吸,皇帝病情不明,这时候颁旨,猜测跟东宫太子之位有关。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分封怀王去陈州,即刻赶往封地。

顾如约回晋王府时,容安等在王府,现在非常时期,容安每日过来,听宫里的消息。

顾如约告诉他,“皇上传旨,分封怀王去陈州,即刻离京。”

容安道;“任何人皇帝都避而不见,却在这种时候传旨怀王离开京城,是信了刺客跟怀王有关系。”

“皇帝未必全信,也不能一点不信,这样对怀王极为不利,既不能澄清,又不能抛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皇上封地偏偏在北部,思谋很深。”

顾如约唇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怀王萧祜封在陈州,正好阻挡镇西候北上攻打京师,如果镇西侯出兵,绕不过陈州,怀王的能力超群,镇西侯率领的西北军强大,二虎相争,这个安排真绝了。”

也许梁帝查到蛛丝马迹,还不足以定怀王和慧庆公主的罪,这一招高。

容安说;“这样怀王和镇西候都不敢轻举妄动,怀王时刻提防腹背受敌,镇西候也是,北疆虽然战败,逃到大漠深处,随时能卷土重来,镇西候有受两面夹击的危险。”

这个消息突然,还有更令人意外的消息,皇帝答应北疆王的求婚,将慧庆公主下嫁北疆和亲。

这个消息一时在京城里很轰动。

萧宝贞寡居,北疆王乃异族,对妇女的贞操观不太严苛,不介意公主曾经嫁过人,北疆是游牧民族,生性剽悍,梁帝把亲生女儿嫁到大漠野蛮民族,这一举动,令人深思。

慧庆公主要远嫁,顾如约跟傅念卿约好去看萧宝贞。

晋王府的马车停在庆王府门口,顾如约等在车里,庆王府的府门开了,庆王萧暐骑马从府里出来。

看见晋王府的马车,下马,走到车前,沉香打起门帘。

萧暐走近一步,压低声音说;“五嫂,京城的风向不对,我已经派人给五哥稍信。”

附近晋王府的侍卫,顾如约低声道;“我现在去公主府,我想过不了多久,事态就明朗了。”

这时,傅念卿从府门里走出来,两人就不说了。

庆王萧暐性子执拗,混账了点,可跟萧逸是一伙的,跟国事比起来,家事就是小事了。

夫妻感情再怎么不好,也是绑在一条绳上的。

傅念卿上车时,萧暐扶了她一把。

这时,一个小厮跑出来,看了一眼马车里的傅念卿,趴在萧暐的耳边说;“侧妃问王爷回府用膳吗?”

萧暐态度极好,“告诉她,我晚膳回来陪她吃。”

两人的对话声音小,压着嗓子说的,离得近,顾如约听到了,旁边的傅念卿大概也听见了。

顾如约吩咐马车夫,“走吧!”

门帘放下,傅念卿的脸冷冷落落的,顾如约抓过她的手,替她把脉,胎像平稳,说;“孕妇心情好,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怀孕期间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导致胎动减少,胎儿发育受到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