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晋王要登基, 登基后封赏功臣, 容安一直追随晋王, 又是晋王萧逸的从小的伴读,论功行赏, 是一等功臣,容安许久没露面,顾如约有点疑心。
刚要问戴连全, 高升走进来,“王妃,奴才挑了一批太监和宫女, 王妃从中选出中意的宫女, 补万安宫的缺。”
这一打岔, 顾如约没有接着往下追问, 戴连全出了一身冷汗, 晋王吩咐下来,有谁透漏了容公子阵亡的消息, 砍了谁的脑袋, 如果王妃继续追问下去,王妃心思缜密, 发现破绽, 自己罪过大了。
高升传太监宫女上殿, 皇宫里的规矩, 各个宫殿配备太监宫女, 皇后妃嫔居住在那一座宫殿, 便由那座宫殿的太监宫女承应,皇宫屡经战乱,太监宫女损失严重,所以各宫殿服役人员不足。
新帝登基,重新挑选一批太监宫女,补充宫掖主子面前承应和杂役。
各宫殿换了一批新人。
顾如约看着下面站着的一排排太监宫女,各个摒心静气,低垂头,都是新进宫的,经过临时短期培训。
高升恭敬地道;“万安宫里王妃身边现有三名宫女,按照宫规,王妃挑选两名掌事首领太监,十名太监,七名宫女。”
十名太监和十名宫女是皇后的待遇,顾如约前世久居深宫,当然清楚。
柳轻罗几位侍妾也知道宫里的规矩。
王妃封后无疑,大家都免了担忧,自己没资格坐皇后位置,生怕来个刻薄寡恩的皇后,在后宫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王妃顾如约御下宽厚,王妃坐了皇后位,她们日子轻松舒坦。
顾如约深知,深宫险恶,身旁侍候的人尤为重要,身边不忠的奴才,可能害的主子丢掉性命,她想活着走出皇宫。
顾如约挑选年纪小,看着稚嫩的太监,宫女,这十二个太监和七个宫女,看上去老实本分。
说;“这十二个太监和七个宫女我先留下观察。”
见一面看不出人品,需得相处方知品行。
高升扫了一眼几位晋王侍妾,“还有一事,几位夫人住的寝宫,还请王妃示下。”
柳轻罗,楚氏,罗红玉、姚杏儿,卫珺,何玉莲六个侍妾,顾如约东六宫安排三个人,西六宫安排三个人。
柳轻罗,罗红玉、姚杏儿,住进西六宫,楚氏、卫珺,何玉莲住东六宫。
罗红玉和姚杏儿对食,顾如约早就知道,顾如约对待这几个侍妾持宽容的态度,都是可怜人,前世顾如约在深宫多年,了解这种嫔妃太监宫女私下里抱团取暖,深宫寂寞,聊胜于无。
对食没有主子允许是不准的,顾如约默许罗红玉和姚杏儿的关系。
高升看王妃分派宫殿心里不免诧异,王妃进宫有数的几次,对皇宫极熟悉似的,王妃正位皇后,理所应当。
高升带着挑剩下的太监宫女从万安宫出来,带着他们往东六宫去了。
凤鸾宫是二进院,先太后薨后,重新修缮,修缮后一直空着,平常凤鸾宫锁着,侍候先太后的宫人都另外派了差事,凤鸾宫无人,只有太监隔几日过来打扫。
薛贞柠站在院子里,院子里的地上堆着梧桐树落叶,太监还没来得及打扫。
高升带着一群太监宫女走进院子,行礼毕,高升跟薛贞柠算是老熟人,高升恭恭敬敬,“郡主,奴才挑了一批太监宫女,带过来给郡主挑选使唤的人。”
高升身后的太监宫女站了一院子,垂头束手,规规矩矩地不敢抬头看,分给谁,谁就是她们的主子。
管教嬷嬷已经把宫规说她们,熟记于心。
薛贞柠的目光在个人脸上扫过,一一指留下的人,选中的太监宫女出列。
高升看选出太监八个人。
想这趟差今儿完成了,剩下晋王几名侍妾挑选宫人,就好办了。
薛贞柠看着他,突然问:“王妃挑了?”
“挑了。”
高升随口答道。
薛贞柠从中又指了六个宫女站出来,随后又看两个年纪小清秀的宫女,说;“这两个我也要了。”
一共挑选出宫女八个人。
高升心说坏了,看薛贞柠身旁站着的两个贴身侍女,一个叫单珠,一个叫苏玉的。
薛贞柠在皇宫长大,对宫规极熟悉的,现在挑了八个宫女,加上自己身旁的两个侍女,凤鸾宫就是十个宫女。
这挑选太监宫女这等小事,高升不便麻烦回晋王殿下。
如今义安郡主的身份敏感。
高升知道轻重,先顾如约选完,然后带到薛贞柠处挑选。
显然,方才自己回答义安郡主的问话后,她又挑选了两名侍女。
这样凤鸾宫跟万安宫一样了。
高升犯了难,不得不硬着头皮提醒说;“郡主,按照宫规,只有皇后娘娘宫里十个宫女的规制,郡主看是不是…….”
薛贞柠手里拿着一片枯叶,攥在手心里揉碎,张开手,碎叶被一阵风扬起,随意地说;“高公公,你看我离开皇宫多年,规矩竟然忘了,这八个宫女挺合我的意,我想都留下,我的两个侍女年纪大了,我正想把她们放出宫去,不就正好了,合乎规制,高公公看这样行吗?”
“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