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5)(1 / 2)

加入书签

杨越越自认为自己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无聊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文字信息,比如点菜前看饭店的菜单,等人的时候看路边的小广告,走在街上瞄两眼街旁挂的横幅以及—许一珩的朋友圈。

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情侣之间到底能不能互相查看手机。杨越越和许一珩对这个倒是无所谓,自从和好,俩人似乎达成共识,尊重契约精神,在遇到“外界压力”的时候,首先保护的是双方的关系。所以在相互查看手机的事情上,大家都表现得坦荡荡。让杨越越意外的是,许一珩竟然不对她提“个人隐私。”,毕竟在他接触过的西方文化看来,这是一件极其私密的事情。

许一珩的想法很简单,自己从不和别人玩暧昧,除了避免杨越越误会,更重要的是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另外,杨越越嘛,命都可以给她,还有什么不能给她的?

杨越越拿着许一珩的手机,有时会刷到许一珩留学时候的朋友,有的用英文发圈,但绝大数用中文发圈,杨越越只当《故事会》看。

杨越越指着一条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生活的贴子问许一珩:“那时候累不累?”许一珩沉吟片刻,挑着一些小事说:“那时候,我大哥先把我的钱断了,只让我用学校的生活费和学费过日子,我那时压根不知道书费从哪里来,后来是在旧书摊买了几本书。”

“那些书呢?”

“现在在我房间里呢,想看吗?”许一珩的眼睛闪耀着色眯眯的光。

“才不想,色狼!”

“年纪轻轻的,脑子里都想些什么?明明我在跟你讨论学术问题。”许一珩带着隐晦的笑。

“累的时候怎么办?”

想你呗。许一珩没有说,揉了揉她的头发:“那时刚去到那边,和在国内环境完全不一样,又没有钱。幸好之前订好了房子,还算有个容身之地。后来熟了以后,慢慢帮导师做事情、□□工,也挣了一些钱。最厉害的是,跟一些世伯做基金,那个爽啊,几倍杠杆的玩,真的是金钱的游戏,跟过山车似的。”许一珩说起来,有一丝玩味。幸好那时还有世伯看在他爸爸的份上,带着他在华尔街实习,带他基金代理等,回报颇丰,让他顺利度过了美国求学的日子,还积累了金融业的经验值。

“那后来为什么不做了?”

“后来?后来就回来了呗。”

说这话时,俩人在一个玻璃花房咖啡厅里休息,玻璃花房恒温恒湿,里面种着玫瑰、月季反季开着,娇嫩的花儿随风点头,扬起一阵花香,杨越越倾身抱了抱许一珩,嗯,小伙子也不容易。杨越越用丝巾在头发上打了个兔耳结,显得活泼可爱,她的发丝落在许一珩的脖子间,撩得他心痒痒的。

许一珩笑了笑,牵起杨越越:“走吧,送你回去。”

周末杨越越要回家吃饭,只要不出差,许一珩每周都把她送回家。但许一珩很少回家,杨越越也问过他为什么,许一珩总是信口胡说,半真半假,杨越越以为他不喜欢这个话题也就不再追问,只是每次从家里回来都给他带好吃的。

杨越越是独女,家里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具厂,加工毛绒玩具,低附加价值的第二产业,说不上有钱,但是绝对不穷。比如说,她们家住的小区闹中取静,独门独院,两层半小洋楼,带花园—人称别墅小区。

杨越越也算低调,毕竟跟男朋友家相比,她们家还只能算是刚脱贫。

越越妈正在自家门口摘青菜—像所有中国大妈一样,越越妈在自家花园门口辟出一片菜地,按着时令种些黄瓜萝卜空心菜等等,也就图个有趣—一抬头,小区门口停了一辆黑色的车子,不认识,下来的人倒认识,自家女儿嘛,还有一个瘦高的男子追了下来,两人谈了几句话,男子用手指刮了刮女儿的鼻子,上了车,女儿朝车里做了个鬼脸,一脸笑意往家走。越越妈心里警钟敲响:嗯,这丫头有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