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2 / 2)

加入书签

因为太忙,放暑假时米青山实在抽不出时间去接米果他们了,来自大河边村的所有学生一起去客运站买票一同回家,除了米果米亮云辉以外,还有顾小艳和其他两个同学一起。

这个季节的大河边村跟往年基本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对于米果来说一切仍然还是全新的,她在去年冬天穿过来,这还是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夏天。

村民们每天早出晚归特别忙碌,主要工作是给玉米地和稻田除草。

就连云德明今年都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勤快得很,只是他家的稻田里种的水稻是新品种里掺了老品种,而他并不懂得那新品种该如何种植,还按老品种的方法去做,结果现在看起来好像很不对劲,基本要颗粒无收了。

别人家的老品种水稻已经眼见着开始抽穗了,他家的水稻还蔫黄蔫黄的,一副病怏怏的样子,里面掺杂的老品种倒是长起来了,也能看见一些稻穗,但是那老品种毕竟数量很少,没什么用。

云德明都急坏了,他也去找过米勇,问他那新水稻为什么这个样子?但李艳芬根本不允许米勇管他,她家男人现在已经不是技术员了,凭什么还要告诉你?何况来问的还是云德明,他云德明现在也装模作样要好好种田了?装给谁看呢!

“米勇,你不许搭理他!”

更何况,那李艳芬和米勇也为自家的水稻愁得焦头烂额的呢。

米勇是懂得怎么种新品种,可是里面掺杂了老品种,老品种的秧苗长得快个头也高,跟新品种一起的时候还抢肥料,导致老品种营养过剩长得绿油油的,而新品种的水稻营养不良也是蔫黄蔫黄的。

李艳芬肚子都气炸好几回了,为这事她隔三差五就指着米勇的鼻子骂,米勇也不敢说当初是李艳芬非要坚持种那掺了假的新水稻,只好硬着头皮连猜带蒙地去想办法。

后来米勇终于知道是那老品种吸走了营养,赶紧徒手一棵棵地把老品种的秧苗拔了,然而为时已晚,新水稻一开始就缺乏营养,根本抽不了穗,即便零星有抽穗的,那也很难变成饱满的谷粒。

总之,今年米勇家注定要饿肚子了,而云德明家则将会跟往年一样继续饿肚子,唯一的不同是今年云德明终于还是下了功夫的,虽然结果并没有什么改变。

米青山除了忙田地,还要忙着帮米亮报名当兵的事情,所以米果和米亮都还没来得及跟他说起做黑陶的事。

另外,米果回家后没几天还发现村里的很多地里都栽上了很多小茶树,他问了沈明芬才得知,是米青山带领大家栽的,说是多弄一点经济作物,以后多少可以换点钱。

云德明都绝望了,自己好不容易认真种一次田,本想着等儿子放假回家了还可以让他不要再嫌弃自己,没想现在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他的水稻注定要颗粒无收了。

更糟糕的是他云德明也没响应米青山的号召去栽茶树,他一心想着今年一定要把水稻种好,一雪前耻,改变村里人对他的评价,也给儿子争点脸面。

云辉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所以对于云德明的稻田泡了汤也没什么意外,也不会因此内心起什么波澜,只是他也没想到,云德明这几个月居然是认真伺候了那块稻田的。

云德明唉声叹气的,说:“阿辉,爸爸真的好好种田了的,只是…唉!”

云辉说:“你也用不着唉声叹气的,反正往年也是一样,今年并没有更糟糕。”

云德明说:“怎么没有更糟糕?去年还有一点收成的,至少稻种还是有的。”

云辉听了就想笑,说:“是啊,但是那稻种被你碾成米吃了,不然今年说不定还不错。”

云德明:“都怪那杀千刀的米勇!不然也不会这个样子!”

云辉不想多说,家里这个情况,他得趁着假期做些准备,好在这乡村里上山下河总能弄到些东西,可以填饱肚子也可以拿去卖了换点积蓄。

云辉:“我去河里弄点鱼拿去卖,我明年就读高中了,用钱的地方更多。”

按云德明的打算是云辉初中毕业就回家跟自己一起种田种地了,听到云辉说要去读高中,他张着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主要是他如今真管不动这个儿子了。

以前云辉他爷爷在的时候也说过,虽然他们家条件不好,但好歹也要供云辉上完初中,多少识点字有点文化,以后总会用得着,但那时候云辉上学的费用都是他爷爷想办法给,现在老人家走了,他云德明可没钱供孩子上学了!

云德明:“你…你…你说什么?”

云辉就知道他这个爹会这么惊讶,他一字一句地又说了一遍,“我说,我下学期就要去上高中了,现在我要去挣学费了,你种田失败了我管不了,我上学也不用你管。”

云德明颤抖着嘴唇说不出话来,他儿子要去上高中?还不要自己管?先不说高中的学费他云德明没办法管,但是哪有儿子大了不管老子的?!都初中毕业了,是个大人了,他竟然说不管老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