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 2)
米青山的黑陶厂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个职工的规模,他的黑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已经成为了全县前三的名牌。
正在他还在思考怎么再让自己的业务更上一层楼时,突然接到县陶艺协会领导的邀请,请他去参加交流会,还说上面来了几个专家,要振兴各地的传统民族手艺,这次专程来他们县考察黑陶。
这种交流会米青山从来不缺席,何况还有上面的专家来,他更不能错过了,说不定就能找到什么突破口。
交流会上,专家们询问了三大派黑陶厂家许多问题,米青山也不例外,当得知他现在就是其中一派黑陶的技艺传承人后,专家们对他就更感兴趣了,因为据他们以前所知,华老先生才是传承人,并且也是唯一还在世的老一辈黑陶人,这么说来就是华老先生已经把传承人交给了米青山了。
会后专家们就找到米青山,要他带着他们去看望华老先生,等一切都了解完之后,他们都对米青山的黑陶厂寄予了厚望,因为他们流派是黑陶里最具特色也是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
米青山也很激动,随后还邀请专家们来家里做客。
客人们一进到米青山家,专家组领头的尤教授就对茶几上那本杂志感了兴趣,他伸手拿起来瞧了一眼,问米青山:“米厂长,你这杂志哪来的啊?”
在这专家教授面前,米青山当然不会再那么骄傲了,他说:“咳,我女儿他们公司拍的宣传刊,拿回来放这还没顾上收起来,尤教授您对这杂志也感兴趣啊?”
尤教授翻了翻杂志,几下子翻完了才恍然大悟似的又问:“米厂长你姓米,你说你女儿他们公司,莫非你女儿就是这个米果吗?”
米青山笑了两声,“哈,是的,她是他们公司今年的新人,所以按惯例放了个封面,没什么的。”
尤教授说:“哎呀,要怎么说世界很小呢!你女儿我还见过呢!他们公司开业典礼我参加了,这么说来米厂长你可是谦虚了,你女儿那是很有才华的,被他们国际设计公司视为天才一样培养的人才啊!”
米青山也有些震惊,这么说这世界还真是不大啊,“是吗!那真是太有缘了啊尤教授!”
米果他们公司当时设计界相关的名流全请了去参加他们的开业典礼,而艺术都是相通的,自然也请了尤教授这样的陶艺专家。
这样一来主客之间关系无形中又近了一步,氛围也就轻松多了,沈明芬去给专家们做饭,米青山把专家们带到院子里给他们沏茶。
尤教授此时眼睛又是一亮,此前是被那本杂志吸引,现在是被米青山的这套茶具所吸引。
尤教授蹲下去凑近了观摩米青山的茶具,对米青山说:“米厂长,我之前在你厂里的陈列室没见过这种风格的作品啊,你这茶具是哪弄来的?”
米青山一方面思维还没完全从刚才的杂志的话题抽出来,一方面又在专心沏茶,被尤教授这么一问也是一愣,“啊?这个啊?以前我女儿做的,烧制出来她就送给我了。”
尤教授:“我说嘛,这风格就很新颖了。米厂长,你有没有想过把传统的黑陶设计得时尚一点,潮流一点,随着时代在发展,传统的东西也要跟着创新才行。”
米青山看了看尤教授,再看看他的茶具,“您是说这套差距设计得挺不错?”
尤教授:“是啊,很有意思。”
米青山给几位专家分别倒了茶水,又对尤教授说,“那一会儿我带几位专家再看看我家里的陈列室?是我以前给我女儿腾出来的一间屋子,专门放她设计的黑陶作品的。”
尤教授很感兴趣,“还有啊?那太好了,我们是得看看。”
米青山补充说:“不过我得先给她打个电话,得经过她的同意,还请您理解。”
米果接到家里电话时她正在上课,她和家里一般一星期通一次电话,前两天刚打过电话的,这时候又接到电话,并且又是大白天的,米果还担心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走出教室接电话。
结果是米青山问她她的陈列室可不可以让去考察黑陶的专家们看看,米果松了口气,“可以啊,让他们看吧没关系,我还以为什么事呢。”
米青山还告诉米果,来的专家里有一个尤教授说见过她,还对她设计的黑陶茶具赞赏有加,对她其他作品也很感兴趣。米果倒是对这个尤教授没多大印象,当时来参加典礼的人很多,自然也都是专家级的人物,但她没跟尤教授直接打过照面。
尤教授一行喝了茶就迫不及待跟着米青山去看米果的作品了,看完之后他们都对米果的作品大加赞赏,尤教授更是一再跟米青山强调,强烈建议他专门做一条这种设计方向的生产线,还说这是他们黑陶厂未来的一条大出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