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2 / 2)
“大师,这是怎么回事?”魏珠直接问。
圆寂和尚狡猾道,“朝鲜真是块佛土啊!这里大多数人都吃素食,天生就有慧根啊!”
魏珠气不打一处来,心道那是朝鲜穷,百姓吃不起肉。要是真人人都有慧根,为什么他养的狗都丢了三只了,还不都是被人给偷吃了去。
可这话他又说不得,尴尬地笑了笑,“那也不能都让人当和尚,殿下还说要开个什么厂子,工人不够,还有海员也不太够。”
魏珠第一次办实差,不自觉的就拿太子的名义开始压人了。
圆寂和尚微微一笑,不接魏珠的话,反而问道,“魏学差什么开始考校汉语?”
魏珠知道人家是提醒他只是学差,管不着和尚,狠狠瞪了一眼圆寂咬着牙说,“我会将这里的情况如实向上汇报的。”
圆寂见魏珠不似说笑,想到大明国内的形势。皇室从来都是重道轻佛的,若是再给太子爷留下不好的印象说不准再来一次灭佛运动,头上的汗刷地划下。他这才正视魏珠,知道他是个能够上达天听的人物。
“这个主意可不是老衲想的。”他有点可怜巴巴地说,“是跟洋和尚学的,听说他们有什一税,十分之一的收入属于上帝,有的人就会把自己的一个孩子当做给上帝税交上去。”
“老衲只是学学而已,而且这些沙弥还都没有受戒,随时都能够还俗的。”
魏珠简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跟着太子身后办差几年他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外国宗教。人家是有十一税骗信徒将自己收入交给教会。可是说到捐儿子,那是因为在人家是冲着神职人员的风光去的,不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不够聪明伶俐人家还舍不得送进神学院呢。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当这个孩子回归上帝的怀抱,他的父母会说这个孩子是他们交给上帝的十一税。
将其中的奥妙原原本本给圆寂解释了一遍,圆寂的脸惨白,他明白过来了。他这里的情况和洋和尚那里完全不同,人家儿子捐到他这里顶多就是个和尚,捐到人家那里是掌握权力了的,中间相差海了去了。
“哎!老衲糊涂了。”圆寂喟然。
以后几天圆寂跟紧了魏珠,好在他虽然办事不靠谱,教育搞得还不错,小河庄居然全部都过关了。饶是魏珠也不得不高看圆寂一眼,这就是个被佛法耽误的教书先生啊!
圆寂立刻感觉到了魏珠的善意,他急着讨好魏珠,探出魏珠的想法后稍稍一动脑出了个主意,“老衲到有个法子既不结党又有结党之功效。”
“什么法子?”魏珠急切地问。
圆寂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若是老衲所料不错学差结党是为了朝鲜新归之事。”
魏珠连连点头,若非为此他为何自己找不自在?
圆寂笑了笑,“自古百姓忙于生计,是朝鲜人还是大明人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当然,如果殿下能用重利买通百姓也可行,只是一来此法对大明百姓却是不公了;二来买通来的百姓论起忠诚反而不及自愿归附的人。所以当下只能由士子乡绅写上万民书才是上上之策。”
圆寂的话正搔到魏珠的痒处,不由地探过半个身子追问,“那如何才能让他们自愿上万民书?”
圆寂神秘地笑了笑,说,“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很好,步调一致,统一思想。”收到魏珠的反馈后朱常洛总结道,“这件事交给你和圆寂去办,记住,讲读社必须秘密活动,一个讲读社只能加上你们只能有12个会员免得他们串联起来失去控制。然而任何一个会员在保证不泄密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吸纳聪明优秀的人才建立附属讲读社。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放小册子下去。”
圆寂不由自主看了一眼魏珠,心中感叹朱常洛办事老道,心中的那一点儿小得意噗地灭了。他只是想着办一份像朝廷那种的邸报,言语浅显一些,一面大肆宣扬太子的德政,一面危言耸听日本又蠢蠢欲动,让百姓急着找大明当保护神。
他哪里想到短时间内太子就能想到两全其美的法子,小小的讲读社撒下去外面几乎看不见涟漪却将朝鲜上下的思想高度统一到了一起,这招比起邸报只高不低。
一个个12人的讲读社四处撒花,吸纳的全是朝鲜的精英,就算日后旁人想摘桃子也摘不走了。更妙地是12会员制度,这样一来最初的社团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自然除了太子谁也不能让这么多的势力串联起来。只有太子爷才能通过第一个讲读社将自己的意思传达下去。
事情安排下去朱常洛也没有闲着,画了一颗树,亲自在一片叶子上写下几个字——维贤书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