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3 章(2 / 2)

加入书签

因而防盗版需要更专业一些,除了会采用六色套印、棉基纸外朱常洛提出了水印的要求。

“殿下恕罪,水印的进展比较慢。”大匠羞愧地深深埋下头,水印的想法是太子提出的,甚至还给他们一些启发,可是到现在他们就是没能研究出水印。

“研发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朱常洛了然道,“孤这次是过来选一些年纪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匠作所子弟去杂科学校上学。”

朱常洛的话在匠作所里砸出了惊涛骇浪,诚然能够当上大匠都是识字的,然而说白不过认识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至于说读书科举,那是不可能的。匠户属于下九流的行当,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哪怕是商户都能通过附籍的方式参加科考走入上层。可是匠户却鲜有有如此财力的,匠户收入有限,人头税、徭役等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

眼下太子却开口要挑选匠户子弟入读杂科学校。

天大的馅饼砸下来,匠作所先是一片沉静然后爆发出一声声地欢呼。

他们的儿子可以读书了,他们的儿子也会成为栋梁之才。

不约而同的,包括大匠在内的人齐刷刷跪下纳头便拜,“太子之恩如同再造,小人定将结草衔环相报。”

“都起来吧!”朱常洛道,那头已经有机灵的去后面匠人住户区报喜去了。

“你们且去将自家儿郎领来,孤有话对他们说。”

众人欢天喜地的回家去领自家孩儿了,只剩下几个孤老大匠留下作陪。

“收麻布片咯!收麻布片咯!”白印背着背篓在巷道里大声吆喝着。

“哎!小哥这里来。”一道门打开,露出一个笑吟吟的丫鬟,“破衣服收不?”

“收的,一斤破布十文。”白印有经验地说,他是工匠子弟,因为还不到上工的年龄便收购破布贴补家用。

“你这价也太低了,听说印刷所一斤十一文呢。”小丫鬟皱着眉头说。

白印连忙笑道,“好让姐姐知道,小子就是从印刷所那边来的,走了好几里地呢。”

小丫鬟看看白印满头大汗,捂着嘴笑了,“算了,十文就十文吧!大老远的过来也不容易。”

说着领着白印从角门进了宅子。

身上背着满满一背篓,手上还各拎着鼓鼓地包袱,白印快步朝家走去,心中盘算着身上的破布能挣多少钱。

走到巷子口,突然听到一人远远冲他喊着,“铜版哥,铜版哥,你爹让你一回来就赶紧去匠作所。”白印的小名叫铜版,因为他爹说铜版是最好的印版,所以给他起了铜版的小名。

“哎,等我放下包袱就去。”白印答道。

那孩子同白印极为熟悉,突突跑来说,“听说太子爷要选人去杂科学校读书呢,你赶紧去,别晚了错失机会。这些我们帮你拿回去。”说着不等白印回答就招呼小伙伴将白印身上的东西抢了去。

“铜版哥你赶紧去吧!”说完羡慕地看着白印,他年龄不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呢。

白印听了顾不得破布头了,匆匆赶到了匠作所。

“怎么才来。”白老爹早在匠作所门口等着,回家没看到儿子就知道他又去收购破布头了,只好让巷子里的人带了个话,他自己则在门口等着。

“擦擦汗,和我进去吧!到太子面前一定恭敬知道吗?”白老爹一面嘱咐一面快步带着白印进了匠作所。

那边朱常洛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几个,因而白印没有等太长时间就被引到了太子跟前。

“草民叩见太子殿下。”白印连忙行了个大礼。

那头就有人将白印的资料报上,朱常洛笑了笑,“原来白工匠的儿子,多大了?”

他语气温和,白印渐渐就没那么害怕了,“回太子爷的话,草民今年正好十岁。”其实他还没过十岁生日,只是时下人们都是按过年长一岁来算的。白印倒是不心虚,回答完就垂手站在那。

“年龄倒是正好,人也够精神。”朱常洛笑道,“带他去测测视力,没问题就录取吧!”

朱常洛亲自过来察看不过走个过场,顺带激励一下未来的学生,他可是对杂科学校赋予了厚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