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2 / 2)

加入书签

寂雪道:“承叔叔不和姐姐们一起吃饭了么?”

蓝承笑笑:“和他们吃饭,就不能和你一起吃了。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么?”

寂雪想了想,神色一亮:“明日就是第十天了!过了明天,寂雪就可以帮叔叔办大事了!”

“其实……”他叹了一叹,“那朕就更要陪你好好用膳了。”

其实明日是九月二十五,立冬。冬令进补,宫中会举办大宴。什么羊肉围炉,生姜老鸭汤,娇耳宴,都是很滋补的东西,可是却不能让寂雪参加。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有人递了牌子求见,蓝承见是秦尚书,连忙哄了寂雪出去。秦尚书行了三跪九叩之礼,蓝承见他额头上那个疤还在,不觉又气又笑:“外臣们看到你这个疤,是不是都在背地里骂朕残害忠良呢?”

秦尚书装聋作哑:“或许有,或许没有——臣也不知。不过若让臣知道了,定会治他们诽谤之罪的。皇上是仁君,怎样能这样说自己呢。左右也管不住别人的嘴,就管着自己的耳朵,让它左边进来右边出就是了。”

“昨天边关传来急报,说北匈奴王子等不及了,说我们再不签立和约,就直接杀掉俘虏,占了我们的地,顺便投靠兴南王。”他阖上眼,“朕,似乎已经拖不起了。”

秦尚书眉头稍抬,一副不急不慢的样子:“让他们再等几天又何妨,他们的目的也不过是要钱要地罢了,多拖一天,也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想象中的那么金贵。”他神色一冷,“若不是怕腹背受敌,我们怎么会因为急着撤军而打败?此战之耻,定要他们以牙还牙!”

“为将者不能胜任,却要别人为他承担罪责,终究是——”

秦尚书正进行着酣畅淋漓的演说,忽听皇帝轻声说了这句,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究竟是谁的谗言?此事怎会有其他人知晓,谁敢为蓝雄逆党求情?”

蓝承摇摇头:“爱卿放心,朕不会改主意的。早在四年前,他就该死了。”

秦尚书放心地点点头:“皇上是明君,定能顾全大局。”

“对了,明日的立冬家宴,爱卿不要忘了携妻女来参加。”

“谢皇上隆恩。”秦尚书笑得开怀,却似突然想起了什么,“明日的宫中家宴,也应当让那位逆党小公子入席才是。”

“爱卿此话何解?”皇帝沉吟。

“他是兴南王推荐的人,我们自然要重视起来。”秦尚书轻捋髭须,神色凛然,“如今大局为重,兴南王既然还没有起兵,我们也不能怀疑他的人。是吧?”

蓝承点点头:“爱卿所言极是。他是兴南王的弟弟,也是他此番出师的理由之一……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弟弟很是上心。既然这二人都是当年的漏网之鱼,一起灭了是最好的。虽然他现在不足为惧,但终究不能让人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