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后在行动(1 / 2)

加入书签

裴夫人带着小姜姝来到凤仪宫的时候, 姜玿华正和静王在长阶下, 看外教坊的百戏艺人在绳子上踩高跷蹦蹦跳跳。

静王看得手舞足蹈, 一看见姜姝就跑过去,两个短胳膊短腿的孩子满地跑, “咯咯”的笑声让姜玿华恨不得飞出宫去撒欢。

裴夫人把昨天.朝堂上的事说了。

“什么?我要是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先把那些老奸巨猾的人给弄成傻子!”姜玿华大惊,历朝历代都有过被当做“妖后”的女子, 下场非常惨,有的被活活烧死, 有的被生生勒死,据说死后还要挫骨扬灰,使其魂魄不能投生!

裴夫人安慰道:“别担心,你父亲已经和大郎交待过了,大郎会让羽林卫多往这边来巡逻。你自己也警惕些, 别让居心不良的人钻了空子。他们花了那么大力气在各地散布谣言, 我总觉得,这件事没这么容易过去。”

姜玿华顿时怂了:“我斗不过他们!”

“别怕,朝堂上有你父亲呢。”

姜玿华点点头, 心里盘算开了——

虽然朝堂上有父亲挡着,宫里也有兄长的人护卫, 可是那些人要扳倒姜家的心不死,他们的阴谋就能渗透到宫里来, 更何况还有个能行走后宫的唐见渊, 他要弄死自己, 那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

之前自己能对付几个太妃,那完全是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怕被她们质疑,可那些重臣和唐见渊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和太妃不同,他们手握大权,自己整个人都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姐姐能扛得住他们打压,自己可不行!

不行!必须要尽快采取行动,否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思路暗暗转了几圈,就定下方案——一边继续讨好唐见渊,用美食贿赂之、迷惑之,一边拉拢显国公那一派的官员,至于怎么拉拢,只能通过他们的妻子儿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就帮他们解决一下燃眉之急,不怕他们不感激自己!

这就是明修暗度!简直是高啊!

想出办法后,姜玿华的心定了定。

裴夫人又劝道:“不过念念,外面既然有了流言,你自己须得谨慎,别让人抓住了把柄。比如这些艺人,鱼龙混杂,里面还有男子,你还是少召他们进宫为妙。”

“他们倒是不要紧,下个月是陛下生辰,我排些新鲜花样为陛下庆贺。”

正说着,一个艺人从绳子上摔了下来。

姜玿华坐直了身子:“灵犀,快去看看他有没有受伤。”

灵犀带着小宫人们过去,回来禀报:“回太后娘娘,没有人受伤。”

“和他们说,把绳子放低些,不要超过一人高,比这危险的节目一律取消,我另想别的花样,大家的性命要紧。”

灵犀忙过去传话。

艺人们到处行走表演,从没有人关心过他们的安危。他们感动得一塌糊涂,尤其是那两个胡人加亚、阿莎兄妹,偷偷把姜玿华当做神女来崇拜。

“哥哥,你听说了没有,外面有人说美丽的太后娘娘是妖女!”阿莎用火番语低声说。

“那些人一定是眼睛瞎了、心肠黑了!”

两人愤愤不平地议论着,很快大家都演完了,离开了宫殿,在回外教坊的路上,果然听见有人在悄悄散布流言。

兄妹俩从那人身边走过去,悄无声息地对他施了幻术。

那人走着走着,掉进了大道边的臭水沟里,把兄妹两个笑得前仰后合。

* *

裴夫人一走,姜玿华就慌乱不已,好不容易静下心来,她开始施展“明修暗度”的计划,把显国公一派的官员们列在纸上,然后圈出一个名字——

李仙鹤。

李仙鹤是御史台台院的侍御史,在御史台有很大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他惧内,在家里只听妻子韩夫人的,而且儿子李之一不学无术。

李仙鹤想让李之一进国子监,奈何国子监祭酒是镇国公的妻弟,刚正的李仙鹤不屑与镇国公一派虚与委蛇,李之一读书一事就没了着落。

姜玿华立刻让人去李仙鹤家召韩夫人。

韩夫人一听是太后召自己,心里起疑——传说太后是妖女,难道是要对老娘我施什么妖术不成?

不怕,老娘我信佛,百鬼不侵!她要是施妖术,老娘先揍她!

这么想着,韩夫人梳洗好进了宫,看见姜玿华笑吟吟的,她心里那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怒目金刚突然化成了慈眉善目的菩萨。

“太后娘娘。”面对这样一个水灵美人,韩夫人语气都柔和了几分。

姜玿华没想到这个传说中母夜叉般的妇人态度挺好,于是笑得更加柔和,与她寒暄一阵后说:“听说李郎君天资聪慧,过目不忘,是个栋梁之才,怎么不见他去国子监读书?”

韩夫人有些窘迫,总不能说是李家不愿向裴家低头吧,只好说:“国子监名额有限,在读的郎君都比我家狗儿子,啊,犬子优秀,犬子就不去凑热闹了。”

姜玿华差点被她的话逗笑,一本正经道:“不妨,国子监祭酒是我二舅父,我听说国子监中空出了一员名额,不如就留给李郎君。李郎君这样的天资,如果不好好培养,是大祁的损失。”

姜玿华佩服自己瞎说八道的本事,其实那李之一资质平平,国子监也没有多余的名额,不过多收他一个旁听是没什么问题的。

韩夫人听了,差点喜极而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