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2 / 2)

加入书签

洪仓听了,立马想坐起身。

祝新看了眼他,再次询问:“巴赫还是李斯特?”

洪仓躺回去,不做声的侧了侧头。

“也可以换成肖邦。”祝新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舒缓,温柔道:“或者,舒伯特?”

洪仓蹙额,轻吐出一口气。

祝新坐下来,与他的视线齐平,说:“你上次说喜欢古典音乐。如果巴赫代表浪漫,李斯特代表激昂,你希望用他们中的谁来定义今天对话的情绪基调?”

巴赫代表彷徨,李斯特代表莽撞,洪仓想了想,说:“都不要。”

祝新听了,赞同道:“我同意你的决定。”

她捕捉到洪仓状态的放松,于是又补充:“你可以拒绝,在这个空间里,你是完全自由的。”

话音刚落,洪仓想也不想地缓缓站起了身。

祝新手里的黑胶唱片不动声色地换成了治疗手册,她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洪仓,27岁,硕士学历。在过往的三周里,主动前来接受了两次心里咨询]

[即便当下足够安全的环境里,他也不愿意保持“躺”的状态,而是选择了站立这个更易对外界架设防御的姿势]

洪仓来回踱步,一分钟后在距离祝新约一米的位置靠墙站定。

[他的安全距离:一米]

祝新看手表,对洪仓说:“我们约定的时间是周六上午,你将时间提前了十九个小时。”

喉结微微哽动,他在后悔或是担忧。

祝新:“没关系,我同意你的时间修订,但按照我们的约定,我可以向你提出一个问题。”

洪仓眼轮匝肌收紧的同时抿了抿嘴,这代表他的焦虑情绪中夹杂了少量的正面期待。

祝新给记录册翻页,一张未完成的表格映入眼帘。

前两次咨询都是在洪仓的主动推进下进行的,他是个足够聪明的客户,理解力强,执行性高,甚至自学了相当的心理学知识。但另一面,他对自己的了解却非常模糊,真正的情绪几乎完全封闭,迄今为止自己都无法明确他心理障碍的触发点到底是什么。

祝新看填写了一半的表格。上面标注了1-5,排序越高,代表对洪仓而言的恐惧、焦虑级别越高。

一,建筑学,SUD:10。

二,夜晚,SUD:20。

三,蚊虫,SUD:30。

四,鲜艳的色彩,SUD:40。

五,**,SUD:50。

**,祝新把笔尖停留在这个词上面,说:“这周感觉如何?我指你的身体和情绪。”

“还好。”

“还好是个很中性的词,我应该把它理解为‘差强人意’还是‘皆大欢喜’?”

“我交了朋友。”他的眼里闪过光亮又突然黯淡下去:“但也有新恐惧……”

“是什么?”

洪仓顿了顿,吐出一个让祝新很意外的词——

“机场。”

“机场?我想行使我因为你改时间而获得的权利。”祝新真诚的笑,问:“为什么是机场?”

长时间的来袭沉默,洪仓置若罔闻地背过身去。

一分钟,两分钟……当祝新快几乎放弃时,他突然说:

“我害怕被惩罚。”

“惩罚?”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