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死局——救赎与轮 ..(2 / 2)

加入书签

很快,我便知道了答案,那是山脚下的一个草窝棚,也就有个两三平米那么大,智远大师蜷着身子躺在地上的干草上,子安叫了半天,才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子安开心的向师父介绍着我们二人,展示着他化缘得来的吃食,智远大师眼珠有些浑浊,但望向徒弟的目光却充满了慈爱,在子安的搀扶下,勉强坐了起来,向我们道谢。大师瘦骨嶙峋,这般的虚弱,恐怕刚刚不是睡着了,能否撑得到长安,真的很难说,他若去了,子安岂不成了孤儿,我不能坐视不理。

冲着子安招了招手:“子安,紫锥哥哥要给马儿洗澡,你带他到溪边可好,我留下帮你照看师父。”给紫锥使了使眼色,她有些抗拒,冲我比了一个“别多事”的口型,我将子安朝她面前一推:“听话,赶紧去”。

看着二人走远,席地坐于大师对面:“大师,您身体如此虚弱,可有不适?待我找辆马车,先带着您看大夫吧,痊愈之后再去长安也不迟。”

大师虽然虚弱,但从未停止转动手中的佛珠,半阖着双眼,带着超然物外的语气缓缓开口道:“贫僧自知时日无多,本想尽快将子安托付于大慈恩寺的智信大师,奈何这几日大限将至,终难如愿,今日女施主施以援手,真是佛祖保佑,阿弥陀佛。”

平静的语调仿佛说的是他人的性命,看着大师花白的胡须、衰老的面庞,忍不住出声安慰:“大师,不可轻言放弃,我们四人同路,互相照应,定能平安到达长安,您切莫忧心。”

大师摇了摇头,笑着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撑到现在已是极致,出家人早已看透生死,无所畏惧,放不下的只有子安,”他忽然睁开了双眼,盯着我:“我且问你,若我将子安托付于你,你可愿视他为亲人,伴他长大,护他周全?”

大师已然是在交代后事了,想到那个奶声奶气的小萝卜头,他还那样小,我怎能忍心让他流落街头,当下便应允了。大师忽然剧烈的咳嗽起来,赶紧扶他躺下,好一会才平复过来,挣扎着说道:“我与子安缘机已尽,佛祖选择了你,你们的机缘才刚刚开始。你虽为女子,但有男子的担当和气魄,子安跟着你我也就放心了,今后他有你照拂,不必再做出家人,只是,日后莫要让他考取功名,也不要让他去汴梁,不求大富大贵,一世安稳便好。”

闻言,心中顿时一惊,不想这当中还有隐情:“大师,我非圣贤,可为旁人抛头颅洒热血,但也非冷血之辈,还请大师告知我实情。”

大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面上露出痛苦的神色:“子安是安王最小的孙子,安王谋逆,但稚子何辜,三年前我将他带离了汴梁,本想让他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但是终究纸里包不住火。我知此事性命攸关,施主若不肯,亦是人之常情。”

安王,时隔三年,再次听到了这个名字,昔日,我曾劝父亲明哲保身,他最终还是遵从了本心,我为自己的明哲保身感到羞愧。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命运将子安推到了我的面前,让我可以再选一次,让我可以堂堂正正的告诉父亲的在天之灵,我和他一样,是个顶天立地的君子。压下心中的激动,掏出随身带的匕首,割破手指,跪于大师面前:“大师,我父曾为安王上书,这,就或许就是我和子安的机缘,你放心,我定会秉先人遗志,完其未竟之事,鲜血为证,他在,我在。”

父亲,三年了,我都未能鼓起勇气去看您,就连家,我都没有勇气再回去。当日,是我害了你,短短四年的父女情谊,我终是能为你做些什么了,

大师费力的将脖子上的佛珠取下,塞到我的手里:“这里有子安的过去,定要妥善保管。贫僧有几句话施主不妨一听,你历经异事,需知万般皆有因果,昔日的因造就今日的果,今日的果又是明日的因,如此循环不息,莫要为一时的因果所扰,善终究会有善报。昨日,不可留,今日,不可留,唯有明日,可追。大师的话,断断续续,已有油尽灯枯之相,听着他的劝慰,心中的难过更深。

“师傅,我们回来了,”说话间,子安蹦蹦跳跳的进来了,举着草兔子,乖巧的趴到大师身边:“师父你看,紫锥哥哥给我编的小兔子!”

大师将子安的手放于我手中:“子安,师父要长眠于此,不能再陪你了,以后你就跟着这两位施主,要听话,记得早晚诵经……”

离别苦,终是无法避免,亲手葬了智远大师,看着哭成泪人的子安,攥紧了手中的佛珠,大师慈悲为怀,临终前还不忘开导与我。我发誓,言必诺、行必果,前路凶险,我必坚强!披荆斩棘、在所不惜!

本作品源自晋江文学城 欢迎登入www.jjwxc.net阅读更多好作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