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01)(2 / 2)
筱白眺望了一眼。
“是人?”他迟疑地说,蓦然想起元虚方才讲过,之前石头里的人,就是爬上来看人的那句话,这才稍感到话题之间的联系。
“都是什么人?”元虚又问。
筱白又想了想。
“香客?”
元虚收回了指向山道的手臂。他告诉筱白:
“只有心怀念想的人,才会向神佛进香,香客中总是有求者众,然而所求未必都能成真,你可知这天清观的大门前,有多少人日日前来,夜夜守候,以求一个接纳,得以进入到山门后,接触修仙问道的大成境界,里边不乏有在尘世受尽苦楚失去所有希望之人,亦不乏有身患绝症拼死恳求一线生机之人,他们的愿望太大,执念太强,一旦执念无法得到满足便会陡生怨气,人怨,便是你所见的那些烟雾状的东西,人非圣贤,终究都是易生怨怼的,只是怨气太盛,易生妖魔,也有其麻烦之处。”
筱白终于恍然大悟。
“所以必须要有一人常年镇守此间看守,以防邪魔作祟,元虚道长,你就是做这个的啊?”
“没大没小。”元虚叱他一声,“你不是看得见吗,那并不是柴火风烟,而是人的气。你虽出身外门,却好歹是天清弟子,该知道天地之间,万物皆有气,天气山川是气,风雨雷电是气,那些也都是。越是求不得,这些气便愈多、愈强盛,你现在看只如炊烟袅袅,稍不留神,来日可能就是烽火漫天,因为人的欲望永无止尽,千百年来,纵使如何教化,也不曾改变过这一点。转瞬之间,人的欲望便可能大到将人吞噬其中,区区一人心,一样有可能生出无限妖魔。”
听了元虚的话,筱白一时有些语塞。
“那……为什么不干脆放他们进来呢?”他问,“我也是被人抱进山门,在外门长大,无论是谁,只要恪守门规,潜心问道,为何不能接纳?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如果都可以进到门里边来,执念不是就会消除,把他们拒之门外不是太残忍了么?”
“天真。”元虚忽然冷哼一声,“你当是人人都有资格问道的吗?人本污浊,又食五谷、添浊气,如果没有灵根,不能排除浊气,炼化清气,便和畜生并无不同。畜生道者,天生没有问仙的资格,即使身负修为,也只能为妖物、为灵怪,想要强上仙台,须承受比寻常人更为严峻的雷火天劫,古来成功渡劫者,还未有其一。山门外那些徘徊的人,便是天生没有灵根,无论多么虔诚执着,也没有一结仙缘的资格,这便是天道,天道如此,谁也无法违背。”
灵根是什么。元虚走到筱白身前,拿并拢的二指在他额间一点,筱白便觉有一道直冲脑门的清气涌入,再定睛回神时,只觉头脑轻灵,连目力都较之从前更为清晰。伸手探去,只觉得眉心正中有一物,正微微脉动着。
“虽不算多么天资聪颖,但好歹还是有的。”元虚品评了一句,撤了手指,“你就是因了这好运,才入了天清派。”
噢,原来如此,筱白终于明白了。
他始终觉得自己在外门的生活清贫、平淡,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竟拥有了绝大多数人求而不得的那份幸运。即使是这份并不突出的天赋,也是如此稀缺,那么究竟是由谁来决定哪一部分人才具备修仙问道的资格,而对于那些并没有灵根,从出生起就注定着无缘大道的人来说,一切又是否真的公平呢?他的小脑袋瓜头一次蹦出来这样一个问题。
“你在想些什么。”元虚忽然问。
筱白迟疑了一刻。
“道长,我可不可以,去前山的山道上看看?”
“你想去看什么?”元虚又问。
筱白摇了摇头。他也说不出来。
他本以为元虚绝对不可能同意。按照门规,后山的子弟是不得私自到前山去的。但元虚打量了他片刻,不知因何故发出半声感慨,叹一声“果然又是个兔崽子……”便一挥手,默许他去了。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