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情(2 / 2)
“哟……这,这不是储珂小弟弟嘛?卫总也在?”陈一柏见了储瑜身旁杵着两人,立马就换了副嘴脸,变得客客气气地。
储珂眯了眯眼,警惕地看了陈一柏一眼,眼神很淡,转瞬即逝。
卫晋对着陈一柏点了点头,很快目光回到储瑜的身上。
储瑜没有发现在场两人的异样,他一心寻思着赶紧逃离这透着诡异气氛的地儿。
倒是陈一柏,他看了看卫晋的眼神,有点发毛。
海市有头有脸的公子哥都知道这个卫家小儿子卫晋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现任卫家爷爷是个建国老臣,下一辈也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卫家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政,二儿子从商。这卫二借着当年改革春风,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赚了不少钱。
卫二先是和前妻生了个儿子,就是卫晋的大哥卫苗,和前妻感情破裂以后一直没有离婚,只不过在没离婚的当口,和黄家的小女儿有了个卫晋。
这卫晋生在不上不下的阶段,卫二当时和黄家小女儿浓情蜜意,正准备离了婚再娶,谁知还没有办下事就有了他。卫晋小时候就被人冠上了私生子的名头。
虽然在那个年代未婚生子算是一件新鲜事,不过还好黄家也是富贵人家,没人敢说什么。
卫二当机立断和前妻离婚,与黄家小女儿扯了证。
可惜的是,卫二没多久就查出肺癌,没两年就短命了。
就剩这刚嫁入卫家没多久的新媳妇儿和小儿子。黄家小女儿在卫二去世以后接手了卫二的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卫晋成年以后,也彻底成了卫氏掌舵人,在大环境严峻的情况下,仍把卫家的产业推向了更高的一层。
如今在海市,说起房地产投资,卫氏总能在这名单里出类拔萃。
经历过家族纷争、在寒冬般房地产行业征战出来的卫晋,能是一般人吗?被卫晋盯上的东西,就跟拔了毛的鸭子似得,总得进烤炉里呆上一阵。
陈一柏虽然吃喝玩乐成天没个正形,但眼光敏锐,也懂得审时度势,他拉过储瑜,“我说你怎么还不来呢,原来是遇上熟人了。那什么,咱们进房间去,外头风大。”
几人进了包房,储瑜走在最后。众人见了来人,立马眼神都亮。
众人之前就见过其他三位,也不奇怪。但见到储瑜,个个都是顶新鲜的。
储瑜在一中那是出了名的。
除了那张明星似的脸,也是因为储瑜在一中杀遍无敌手,年年奥数第一,数理成绩几乎满分,唯二的两次没满分,一是数学老师老眼昏花改错了卷子;二是他故意放水。
不过,长得好看、成绩又好的天才还不值得大伙儿挂念多年。这信息爆炸的年代,几乎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在眼下蹦跶,多年前一个长得好看的天才少年,大概只能在许多少女日记里出现,成年以后,大多是不记得了。
大伙儿之所以能把储瑜记得这么深刻,更多的是因为他身上有太多戏剧性的经历。
储瑜刚进高中的时候,父母就因为畏罪自杀上了新闻头条;快毕业了,又因为一页日记传得沸沸扬扬。
父母自杀便不说了,这事儿和这个年纪的同学也没甚关系。
大伙儿津津乐道的,还是那页日记。那日记具体写了什么,其实没有几个人见过。不过见过的人都神神秘秘,最后由一个女孩子嘴里传出来——那是一篇暗恋同性同学的日记。并且,根据那特殊的笔迹可以认出,应该是储瑜写的。
这下,在一中一班可是炸了锅。
在那个青葱纷乱的年代,暗恋同性同学,那绝对是绝无仅有、记忆深刻的事儿。
“这不是储瑜吗?什么时候回国的?”储瑜刚入座,有个活泼的女同学先问了起来。
储瑜想了想,笑道:“之前就回来了,因为两地跑,忙着赶项目,最近才闲下来。”女同学见储瑜这么细心回答了问题,还挺意外的。
毕竟这位,放以前少言寡语,别人还不太敢接近。
“忙是好事呀。闲了就经常和我们一块玩儿呗。现在哪里高就呢?”女同学继续问。
“谈不上高就,在富世上班。”
“富世呀,我知道,最近特别有名,办公大楼到处都有广告呢!”富世是一家私募投资公司,最近因为刚成立的几只基金到了存续期,收益不错,因此和银行合作,大肆投放广告。
储瑜淡淡地笑了笑。
这笑容被旁的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学看见,心里颇不是滋味。
“储瑜,你这不声不响地回国,找到了这么好的工作才来聚会,不够意思啊!罚你一杯!”这男同学戴了个厚底的眼镜,语气阴阳怪气,但储瑜也不放在心上,拿起杯子,准备喝。
酒杯还没有碰唇,坐在高凳椅子上的卫晋忽而站起来,坐在了储瑜的身旁,抬手拦下:“慢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