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2)
杨沐沐、付时和陆必强拿着给春华的东西到了春华。春华里边人倒是不多,因为收拾收到的包裹三人到的时间已经接近六点半,春华晚间的营业高峰已经过去。看到杨沐沐把一面袋东西拿到春华来之后正在春华里的崔爷爷和刘爷爷给她好顿说,意思是粮食关系之外每个月还交8块钱呢,别人送的好东西还拿来干什么呀,想吃的话叫崔大伯或是崔爷爷再不济还有崔大哥可以去沐沐家□□嘛!
话说自从崔爷爷忙完了五一的国宴之后他老人家现在基本每天都在春华,再不就是去杨沐沐家的后园里去收拾菜地,还和以前的花匠王爷爷一起经管那些花木。杨沐沐和崔爷爷说让他老人家在家含饴弄孙趁现在没有任务多歇息歇息,结果人崔爷爷说现在退休又返聘回单位时就说好了自个只管在菜品和带新人上把把关,其他的他可没那精力去管,正好来给杨沐沐做饭。崔爷爷认为杨沐沐肯定是喜欢自己的手艺,因为除了杨沐沐的爷奶、她爸妈甚至再往上的老太爷都是吃老崔家的手艺,杨沐沐从在妈妈肚子里就吃他崔爷爷做的菜,所以现在一定还是喜欢吃他做的菜。
崔爷爷和刘爷爷看了看杨沐沐拿来的东西,就对杨沐沐说“正好有新鲜的干蘑菇和虾干、火腿,回头再弄只鸡给你做广东那边有名的大裹粽,明儿去院子里弄两片芭蕉叶子就成。”
陆必强一听说赶忙说“崔爷爷,您这又是蘑菇又是虾干火腿还有鸡的,这再加上豆沙这得是什么味呀!这能吃得了吗?”
听了陆必强的话崔爷爷瞪了没见识的陆必强一眼,而刘爷爷则是哈哈笑,然后还是刘爷爷给陆必强解惑“这种粽子是广东那边的大裹粽,本来就是咸鲜软儒的,可不放糖,人就是咸口的。”
陆必强还是很难以想像这咸口的粽子会是个什么味道,估计不能怎么好吃。毕竟从河南省再往北做粽子的材料和手法同江南地区、广东地区就已经基本不同了。北京的粽子包括北方的粽子都是用糯米或是粘的大黄米做主料,外边的皮也是芦苇叶而不是箬竹叶,往里边添加的是红豆、花生;上档次些的则用蜜豆或是蜜枣、红枣,要不就是纯糯米的,吃的时候都蘸白糖吃,再不济也要蘸蜂蜜或麦芽糖,当然也有人就爱吃粽子那种清香的味道不蘸糖。但整体来说就和‘咸’是完全不沾边的。
但是在江浙和广东一带除了只用糯米包粽子之外;还会在北方添加的红豆、红枣之外还会用豆沙包甜粽;用酱油或是肉汤、高汤来拌糯米,并且在包的时候加入的是鸡肉或是猪肉、咸蛋黄还有干的海鲜等。而且在煮的时候还会加酱油或是盐,确保出来是咸的效果,另外在煮普通的粽子的时候还会在水里加一些食用碱或者是草木灰淘澄的水(其实也是碱水),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尤其是其中的纯糯米粽会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并且口感特别的绵糯。杨沐沐在记忆里自家一直是两种粽子都包的,但是家里的长辈包括她自己都更喜欢咸粽子一些。因为咸粽子里的馅料或者是肉块要大,一般咸粽子个头都会比甜粽子大,不过因为自小身体弱尤其是消化功能不好所以每次的粽子都不会一次性给她一个,所以她非常的馋咸粽子,总是想着快点长大这样一次就能吃一整个的咸粽子了。
现在她终于可以一次吃一个肉粽子可是家里人却都看不到了,心里有些淡淡的愁绪,但杨沐沐又很快的调整好心情,对崔爷爷和刘爷爷说“这次的材料不少,尽量争取咱们这几家每家都能分上一个广式的大粽子,这都好几年没有做成过这样的大裹粽了,去年我爷还寻思能做上呢结果还是没成,我爷就说真是白浪费了园子里的芭蕉树了。”
崔爷爷和杨沐沐的爷爷奶奶认识相处的时间更久,自然是了解得更多,于是既高兴又感慨的说“今年看这年头是缓过来不少,现往上两年不少地方还填不饱肚子哪还有心思包粽子呀!咱这和东北都还好点,听说南方和河南不少地方都饿死人了,东北老家那边可是凑了不少粮食接济上海那边,”
可能是怕付时和陆必强知道些不主该他俩知道的事崔爷爷又笑着改口说起了杨家的那几棵芭蕉树“那几棵芭蕉还是老太太在的时候从广东移栽来的,就为的是老太太喜欢吃从小吃的广东裹粽,起先咱还不会做,都是和老太太的一个大丫头还有一个奶娘学会的。别说做出来以后大家伙都爱吃,那味可鲜亮了。开始咱们老太爷还怕芭蕉到北京活不了就弄来不少棵有栽园子的还有栽暖棚的,谁知道人除了不结果活得好着呢,年年自己窜根发芽后来干脆把暖棚里的也栽园子去,这倒成了一景了,绿油油还怪好看的。”
付时和陆必强这才知道园子里那一大片芭蕉树的由来,心里都不禁对那什么广东裹粽有了许多期待,要是不好吃谁费这大心思从广东弄芭蕉树回来栽呢,肯定是非常非常好吃才会上心的准备原材料吧!两人怕到时候万一好吃的裹粽不给自己吃,于是索性闭上嘴巴只带着耳朵听,其实主要是陆必强这个话痨闭紧了嘴巴,付时本来话就不多,陆必强却有点北京顽主爷们的劲,话忒多-不过这是杨沐沐的想法。
真要说陆必强也就是在付时面前话多些,和杨沐沐也是熟悉了又把她当小妹妹才会显得话好像比较多,对比着付时和杨沐沐这两个不爱说话的人,陆必强就是话痨。其实也和陆必强的实际情况有关系,他虽然长得虎头虎脑可却一点也不虎,面对自己喜欢、关心的人那小嘴从小就巴巴的爱说话,要不然他爷奶也不会就对他特别好;当然也有陆必强出生后不到一年他妈妈就生了病把他送来给奶奶照顾有关系,可是和陆必强年纪差不多的堂兄弟可还有两个呢,陆必强除了一看就厚诚外,关键是他从小心里就有谱,知道心疼人,这可不就让陆爷爷和陆奶奶放不下他了。陆必强他妈妈早都好了也想念小儿子,可是陆爷爷和陆奶奶就是不放人,别的几个小孙子在陆家爷奶心里属于可有可无,毕竟他们俩大大小小一共十几个儿孙,但陆必强却是他俩放心尖上的小人。
陆必强原来有点蛮不着四六,但是自从和付时组成铁CP之后那就成了大院靠谱代言人之一:两个学习成绩最好的男孩就是陆必强和付时;假期被带去部队训练被追着要求去当兵的也是付时和陆必强,不过陆必强现在被付时带着也不愿意去当兵,付时说当兵太受管制不自由是一方面,另外当兵了以后想吃点顺口的都不一定能吃得上,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会派驻在哪里;并且就算是在大城市驻扎的部队你也不能天天出军营去吃好吃的吧?所以付时说自己不愿意也不打算去当兵,陆必强做为付时的蜜汁兄弟那当然也对兄弟的见解深以为然,于是陆必强问自个好兄弟说咱俩不当兵那咱俩干点啥呢?毕竟家里上下可都是军人,不去当兵肯定是不能以怕受管制和不能吃好的为理由的。于是付时说那咱们俩就好好学习,去上大学,最次咱俩还可以考后勤装备这类学科的大学以后就算进部队咱也是在后勤部门,相对自由还能因为经常出门采购而吃好喝好。
对于付时的见解陆必强深以为然,并且十分佩服。于是两人的成绩从结成最佳二人组以后就保持在班级、年级第一和第二。陆必强虽然相对其他男孩子是很有脑子的,但是在‘大天才’付时面前就非常的不够看,于是陆必强的另一大优点就得到展现-那就是承认差距愿意听聪明人的意见。付时就是既在智商和情商上把他甩在后边,又愿意给他一点意见带着他吃肉的好哥们。
话说回来,自从陆必强和付时成为年级的第一和第二以来,陆爷爷和付爷爷就对外宣布自己的乖孙是读书的种子,是要考大学改换门庭的希望,以后谁再说他俩没文化就放大学生孙子呵呵人家一脸!陆必强的切身感受就是他爷爷不再把他当什么都不了解的大头兵,而是愿意和他讨论一些时政和事务,愿意听听他的见解并适当的指导他从更深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件事情。同时以前挂嘴边的不会学习就去当兵变成了:大孙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也不知道陆必强的大堂哥的心理阴影面积到底有多大呢?-
陆必强看付时不怎么出声就也息了自己的那点嘟囔,却又听到刘爷爷说“今年这年成看来是恢复了不少,粮食、物资眼瞅着丰盛起来,呆会要是鸡弄来了就把爪子剁了调高汤,咱们今年用高汤调糯米,沐沐,你喜欢是白汤还是要红色的。”
杨沐沐不喜欢白不赤拉的东西,包括衣服除了学校哪天规定必需得穿的白衬衣,她几乎不穿纯白的衣服(她家人也是这样的喜好),所以即便现在守孝不能穿红着绿,沐沐选的也是藏蓝、浅蓝、藕荷(现在许多称其为肤色或是浅咖)、灰色、咖啡色等颜色做衣服和裤子。杨沐沐理所当然的要求“还是红烧色的看起来就好吃,那个白色的感觉就不好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