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3章 伪三八(1 / 2)

加入书签

安抚了老拉麦,孔毓良继续说他的正姓氏。

这在孔毓良来看,绝对是一件泼天大事。

正姓氏,是他的老祖宗的一个原则的光明正大应用,那个原则是名正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所以正名是根基性的功夫。

他对老祖宗孔夫子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处处都想效法他的行迹。

可是,到了后世,时过境迁,人心不古,哪里有他需要的条件啊。

别说做了,是嘴偶然提提,也招致一些人强烈反弹。

没有想到,加入探险队,他也捞到一个机会,真正的给各个古老的家族正名。

他可是一天到晚都在心偷着乐的。

这是干好,他的名声,绝对不会低于他的老祖宗孔夫子。

他也不求多高,能与老祖宗肩,他高兴得死去活来的。

嗐,也别肩了,能当孔氏们听的第二人,他知足。

以后人人见了他,都是一鞠躬,尊称他一句孔老二,他该是多么荣耀。

尽管老二这个称号在世俗人群眼不是好鸟,他却甘之如饴。

孔毓良兴致正浓,侃性大发,此时不侃,更待何时?

“通过老城主一家的毫无规律,大家都看到了他们一团糟的情况了吧?可见正姓氏这个任务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却毫无基础!

“可是这个事情是婚姻制度的基础,也是一个有序社会的基础,本老头儿的老祖宗提出的名正言顺的理念,也是要求一个家族要想长久立于世间,必须有一个姓氏作为根基,于是,尽管困难重重,本老头儿还是迎着困难了!我们这支探险队干什么来了,不是克服困难来了吗?

“于是,我制定了正姓氏的原则,一切从头干起!

“首先是从现在这些结婚的男子开始正姓氏,是给他们找到并固定一个正式的家族名字,从他这一辈份开始,以后世世代代永远不变!

“至于从他往的那些辈份,愿意随着,也可以;不愿意改变,那随便,不做强行限制,反正那些人,一旦死球,断子绝孙了,属骡子的。

“当然这次虽然动作很大,还是初始阶段,只是这四百新婚夫妇。

“以后凡是新婚夫妇,都要必须首先正姓氏,可以自己的家族主动做;否则的话,由媒婆主导强制做。

“这个原则确定以后,是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姓氏了。

“你们不要以为这事容易,其实很不容易!

“你们觉得容易,那是因为你们都有现成的了,老祖宗姓什么,你们姓什么,当然容易。

“如果你们的老祖宗没有流传下来一个,让你们自己找一个试试?

“你们会狗咬刺猬,无处下嘴!

“可是这事在你们千难万难,到我老头儿手里,小菜一碟了。

“概括来说,不外几种方式,来确定姓氏。

“第一个,是根据居住地点,地取材!

“如依山而居的,根据在山的位置命名。

“住在山顶的,姓峰。

“住在山腰的,姓坡。

“住在小山顶的,姓梁。

“住在山脚的,姓丘。

“住在山沟的,姓谷。

“还有平地不愿住,专门喜欢在悬崖峭壁栖身的,姓崖。

“还有不愿见阳光喜欢钻山窟窿的,姓洞。

“极为特殊的,山沟还不算,还要找山沟里的地下溶洞,姓壑。

“对那些傍水而居的,一般的姓水。

“小河边的,姓溪。

“大河边的,姓江。

“淼淼大湖边的,姓荡。

“汪洋大海边的,姓涛。

“没有水的,姓旱的。

“住地一马平川,姓田。

“阡陌纵横的,姓畴。

“兔子不拉屎的,姓棘。

“宅旁有树的,姓木。

“左右都有树木,姓林。

“住在树林里面的,姓森。

“……”

他还在那里没完没了,如数家珍,有人听不下去了。

原来是那个慕容嚣张。

他刚刚吃完第五盘炒饭,正是饱发呆饿发困的时候,他到不饿了,可以从昨天起他基本没有困觉,因为夜间他负责小妈老爸的安全,整夜值班来着。

今天也是忙了一天,虽然一天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可是对他来说,时刻提高警惕绷着一根弦,还不如打仗轻松。

其实刚才开饭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吃,而且开始吃了一口,这个被那些乡野之民当作美味佳肴的炒饭,他吃起来也是最差劲的那种大排档一个水平。

有经验的都知道,那种大排档,是把几种生菜、生肉、生食物放在一起搅和一下而已,根本谈不什么烹饪水准。

不过,慕容嚣张胃口特别大,他们每天吃的那些东西,都特别有营养,绝对能提供他们的需要,可是要说填饱肚子,那远远不及了。

所以炒饭虽然难吃,他还是连吃五盘。

其实他吃饭的目的与众不同,只是为了防止睡觉。

否则师父兼任老爸的百里良骝还在那里呼风唤雨,他一下子闷头大睡了,成何体统。

可是吃了五盘以后,他再也不想吃了,一阵强烈的困意袭来,坚持不住了。1

他听着那老头儿在那里如同他小学时候最蹩脚的一个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嘣那些简单的汉子,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不有大吼一声!

“呔!兀那老头儿!还在磨叨什么?没事赶紧散了,我要回去困觉!”

百里良骝也是一笑,对孔毓良说:“孔老师有时间再聊你正姓氏的方fǎ lùn,说说你的最后意见,你想增加一个什么节日?”

孔毓良也是讪讪一笑:“要不叫‘正名节’,大家以为如何?”

百里良骝说:“别如何了,它了,今天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第七个,正名节,最后定案!从今以后,每年的元月一日,都是七节同庆,众人同乐!今天大家都辛苦了,赶紧回去休息,谢谢大家。”

一说散会,大家一哄而散,吃饱喝足,那离还有闲心开会。

只有孔毓良,本着孔孟高徒知识分子的严谨,一笔一划的登记在案最后一个节日——正名节。

然后他再浏览一遍,只见《地球起居注,春秋笔每一笔都重逾千钧,铁钩银划。

探险队于地球日历二百年一月一日听过严肃思考郑重讨论,庄严地订立如下七个节日.

结婚节!

造人节!

熟食节!

鸳鸯节!

媒婆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