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陈圆圆愤离冒府(1 / 1)

加入书签

冒府施粥赈灾,只进行了一天。

第二天,冒老夫人说什么也不干了。这个当家婆婆算计了一下施粥用去的粮食,整整一百多斤(那时的一百斤折合现在一百六十斤)。看到这个数字,把这个冒老夫人吓了一跳。虽然这在冒府,算不上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汗毛,但是老夫人也受不了啦!

况且自己也算欣赏到儿媳妇儿施粥的丰彩了,积德行善的口碑也有了,于是,便停止了对家民的施舍。

陈圆圆也很喜欢柳如是给自己画的那幅《美人琵琶图》,便把这幅画收藏在自己的描金柜里,作为永远的留念了。

独有对婆婆停止施粥的这件事深感不解,她找到自己的好姐妹柳如是,姐妹俩对婆婆停止赈灾这种行为深感遗憾。

陈圆圆思来想去,有了:“如是妹妹,我如今再教你唱戏,舞蹈。学成之后,你我再弄上几个丫环,就在冒府义演。用咱们姐妹俩挣得的富人的钱,给那些灾民施粥,你看怎么样?”

柳如是欣然应允,两个好姐妹一拍即合。

于是,姐妹俩又挑选了几个聪明伶俐的丫环,陈圆圆一边教,几个人一边排练。两个月后,柳如是和几个丫环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唱腔、韵白、散白、舞蹈、甩发、水袖、翻滚、跃扑等技艺。排练了十几个戏剧。

陈圆圆和柳如是姐妹俩都是都是在婚恋上走过来的人,像《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真假滴珠》里的探花郎和姚滴珠等等,都由她们姐妹两人来扮演。其它配角就由丫环们来演。一切准备就绪,陈圆圆和柳如是就找来了婆婆,向婆婆说出了姐妹二人的想法。

陈圆圆姐妹俩本以为搭台唱戏,不费冒府一分一厘,而婆婆又能欣赏到儿媳妇儿们的演唱、舞姿。婆婆一定会笑容满面地支持她们的。谁料想婆婆竟然把脸往下一沉:“这还了得。你们把堂堂冒府当成什么了,是戏园子还是青楼妓院!难怪这些日子我经常听到依依呀呀的,又是歌舞,又是弹琴的。我还以为是媳妇儿们请来戏子唱戏消遣呢,闹了半天还是你们学戏子唱戏。富贵人家的媳妇儿还要抛头露面像戏子那样去蹬台献丑,太不符合规矩了。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

陈圆圆听到婆婆左一个戏子,右一个戏子的谩骂,非常气愤。自己是做过戏子的,这不是故意在骂自己吗!

陈圆圆算是看透了,无论自己现在是什么地位,也不管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在婆婆的眼里,自己是怎么也摆脱不了曾经做过戏子的历史的。被卖到梨园去做戏子,能把账算到我陈圆圆身上来吗?

陈圆圆越想越气,戏子怎么啦!一个有爱心,有慈悲心肠的戏子,总比一个为富不仁,只顾自己享清福,不管灾民饥与饿的行尸走肉强。

于是,陈圆圆毅然决定离开冒府,再回到梨园去演出。她要做一个普度灾民的戏子,她要挣来富人的大把银子,去赈济那些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灾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