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二章:翠浮庵如是遇徐佛(2 / 2)

加入书签

小尼姑答道:“弹揍琵琶的是家师,法名了缘,俗家名叫徐佛。年轻时曾显赫一时,她本是长安的歌女,小时曾经向长安城最负有盛名的两位琵琶大师学习弹揍琵琶的技艺,十三岁学成后的她,已经成为了长安城极负盛名的歌女。位列在教坊乐队员第一队。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盛装闪亮登场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长安城的富豪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皮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春去秋来美好的时光也白白消磨。暮去朝来渐渐的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后落落稀稀,青春已逝只好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轻易别离。留下她经常独守空房。可上天偏偏怜惜这个风尘女子,出嫁三年后,丈夫也离世了。只好遁入空门,做了尼姑。遇到春江花朝秋江月夜的好光景,她总是焚上一炉好香,斟上一杯美酒,一边独酌独饮,一边怀抱琵琶弹揍。”

柳如是听了:“同是天涯伦落人,我想去拜仿拜仿你的师父,还望小师父给小女子通融一下!”

“家师饮酒弹揍,唯愿清净,不喜别人打扰。如是姑娘想见家师,除非等家师弹揍完毕。”

“那也成啊,只要能见到令师,什么时间都行,我听小师父的。”

于是,直到晚斋后,小尼姑才把柳如是领到师父的净室。

宾主落座问讯后,小尼姑献上茶来,老尼姑开言道:“适才听小徒说,施主愿见贫尼,不知有何见教?”

柳如是道:“小女子午间听师父弹奏琵琶,嘈嘈如急雨,切切似私语。嘈嘈切切和谐的弦律,如同大珠小珠零落玉盘。好怨如慕,如泣如述。非大师级高手达不到这样的演揍技艺,着实让小女子羡慕至极。”

老尼姑道:“老尼身处荒野,无德无能。弹揍消遣。承蒙姑娘枉顾,老尼蓬荜生辉。”

如是道:“老师父何必如此过谦,自古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女子愿侍立老师父身边多听一曲,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老尼姑微微一笑:“听姑娘一席话,足称知音。想姑娘也是同道中人,你我伯牙子期也!”

常言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老尼姑和柳如是越谈越有亲切感,两人都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知音。

于是,老尼姑就打听柳如是的出身和此次出行的目的。她也向柳如是讲述了自己充满坎坷的一生。

老尼姑又欣赏了柳如是的琴艺和书画,她劝柳如是在庵里多住一些时日,她愿意将自己的才艺倾囊相授,并打算为柳如是引见一个人。这个人曾是翰林学士,诗词歌赋都有极高深的造诣。在书画艺术上成就颇高。

不知此人是谁,老尼姑怎样去引见,清看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