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酿酒(2 / 2)

加入书签

‘点什么点,你爹的人品我还不放心?’

说着田掌柜顺手接过了银两看都不看顺手递给了伙计嘱咐伙计拿进去放好。

‘呵呵,好吧,那我就先回去啦,田叔有空来多来客栈坐坐。’

段青笑着对田掌柜抱拳告辞。

“有空一定去,你们客栈的沁酒我可是馋得很啊”

田掌柜说着还眨巴了下嘴,看来是真的馋酒了。

段青一笑转身牵着老驴返回客栈。

回到了客栈,此时天色尚早还没有客人上门,段父便着手开始准备酿酒。这些年都是段父负责酿酒,段青和厨师张大生则是帮着打下手。

客栈后院角落里有一间简易的木质小屋,里面放着四口半人高的大缸,便是那酿酒的容器,每个月末都会酿上两大缸,半月便酿好,每缸可供客栈半月之用。

段青观摩打下手多年其实早已学会酿酒流程,很早便想独自上手亲自酿酒,但是爹对酿酒要求很高,一直都是亲自动手,所以段青一直没有机会。

段父开始在小木屋旁架起特制的大锅准备烧水烹煮粮食,段青开始一桶接一桶的从井里往外打水,厨师张大生责清洗要用的两口大缸。

“爹,这次让我来可好。”

段青一脸希冀的看着爹。

段父转过头看了看段青,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沉默了半响说到;。

“好,这次你来。”

段青一脸的压抑不住的兴奋,上前接过了爹手中的木棍,开始在锅中均匀的搅动起来。这么做是为了让粮食不要沉到锅底以免煮糊。而且煮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要做到透而不烂,也就是说要把粮食全部煮熟透,但是却又不能让粮食煮烂了,没熟透的粮食酿出的酒带涩味,酒香稀薄无味。煮的太烂会让酿出的酒杂质过多影响口感。这两者之间的度极难把握。

虽然这些段青曾经看爹做了无数次的,早已无比熟悉,但是毕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所以做的时候全神贯注,尽量让自己少出错。

随着手上的搅动,粮食在大锅中打着转,阵阵食物原始的清香从中散发出,段青深吸一口气细细品味,仿佛已经闻到了酒的芳香。

分两次把粮食煮好,煮熟的粮食已充分吸收水分,粒粒饱满剔透,捞起稍微晾凉之后放入两口大缸内,并在缸内将粮食掏出深窝状、再均匀撒上特制的酒曲、将两口大缸密封好,这基本工序便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只要静等其发酵,半月之后沁酒便算是成了。

段青家客栈的酒之所以叫沁酒,其诀窍便是在这酒曲内。其内加入了一味特殊的东西,这东西便是产自耳蓝国的耳蓝茶,在其国内和周边几国也是颇为有名。这耳蓝茶性凉,略带苦味,夏天喝却是解渴去热。将其以特殊的手段制成茶粉加入酒曲当中,饮之略带耳蓝茶之凉意,沁人心脾,沁酒之称便是因此而来。当初段父便是带着段母与襁褓中的小段青从耳蓝国逃难而来。

忙碌了一上午,总算是在正午高峰来临之前把前后十几道工序做完,只等酒慢慢发酵成熟便好。段青左手插腰右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看着眼前已经密封好的两口大缸,心中不禁一股成就感油然而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