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琴房(2 / 2)
张启无言地回头看了眼那两个学生。
那两人立刻装作若无其事的路人离开了。
应该说,那两个人还是比较识趣的,以前有些在背后对自己指手画脚的人,在对上视线的那一刻就真的会过来找茬,对章启而言那绝对不是什么想要回忆起的经历。
不过,他已经明白这里并不欢迎他了。
应该放置登记表的活动室里似乎还留着不少学生,似乎这里的老师不但负责记录借出的琴房,也会在开学庆典时安排各种音乐活动。
远远看到活动室里的情况,章启原路退了回去,光是自己被歧视还好,如果让那些学生知道自己是来找狄安娜,那狄安娜的名声也可能因为自己而受到影响。
“那么,该怎么办呢。”
并不想就这么回去,章启假装闲逛一样,凑近了各个房间的门口。
在这里能听到从房门中泄露出的琴声。
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幻想即兴曲,李斯特的钟,除了钢琴以外,还有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以及一些管弦乐作品。
还有——
——这是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吗?
仅仅是一天的功夫,这些新入学的学生就已经能组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乐队,而且这还并不是音乐学院,这种事别说在中国,哪怕在欧洲也只有威斯特兰这种少有的高水准大学才能做到。
不过狄安娜应该不在这些房间里。
她昨天并没有和任何人组队,所以她如果在琴房的话,应该只会一个人弹钢琴。
不过,目前走过的几个只传出钢琴声音的琴房,也都不像狄安娜的风格。
终于,在一个琴房前,章启停下了脚步。
吸引章启的并不是多么高难的曲子,或是多么明朗浪漫的旋律。
相反,应该说这首作品过于简单了。
那是海顿的作品,G大调奏鸣曲,编号hob.xvi27。
放到中国业余考级大概是6级水平。
虽然很多中国的外行人都喜欢问别人钢琴几级,但这是十分不专业的问法,因为现代钢琴大师所有能登上演奏会的曲目,都无法用“业余几级”来衡量,可以说业余10级的曲目在演奏会中也只是算最简单的那种。
而海顿的这首奏鸣曲则是6级水平,换句话说,这一整楼的琴房中,这首曲子是最简单的。
当然,难度与悦耳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海顿的这首奏鸣曲十分优美,章启甚至特意给留在中国的妹妹推荐过这首作品。
然后——
“哥哥,你说得那首曲子我找不到。”
“网上没有可以下载的吗?”
“搜索结果基本都是五六岁小孩的录像。”
“啊,这也没办法。”
专业人士都不爱演奏这么短小简单的作品,反倒是一些让孩子学钢琴的家长,只是弹下来就很自满地录个视频发到网上。
在钢琴这个行业中,水平不高的人即便弹最简单的曲子,甚至只弹音阶,都能听出和大师级音乐家截然不同的音色。
也就是说,那些家长可能自己觉得孩子弹得不错,不过这种视频对于音乐爱好者基本都没有什么欣赏价值。
结果,这么简单的曲子反倒找不到权威一些的唱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