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1 / 2)

加入书签

及至三伏,王公大臣纷纷离京避暑,太上皇和太后更早已摆驾渭北甘泉宫。

皇帝刘彻为了满足自家婆娘的好奇心,与她乘着特意安排好的课武功,勤勉不怠,不违礼法,也就不再多加管束,任他肆意玩乐,放飞天性。

说穿了,刘彻的教育方式与后世华夏的大多父亲没甚么不同,宝贝儿子功课好,绝不吝于奖赏,端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况且因着刘彻身为富有四海的帝皇,刘沐真真享受着后世孩童难以想象的优渥生活。

嗯……虽说无法用手机氪金,玩王者农药,然太子殿下能骑马射猎,玩枪打靶,休闲娱乐既健康又刺激,挺好。

眼见自家儿子闲暇时总能出宫玩乐,阿娇自是羡慕嫉妒的,奈何身为皇后,不得随意出宫,更不敢坏了宫规,唯恐遭了御史们的弹劾,参她失德失仪。

刘彻身为穿越众,自然能理解自家婆娘的苦闷。

他之所以喜爱阿娇,也正因她的率真爽朗,在讲求贤良淑德的汉室贵女中,无疑是朵奇葩,若不是娶了这么个爱闹腾的蠢萌婆娘,他怕也忍受不了常居深宫。

所谓娶妻娶贤,无非是渴求成功的男人想寻求个贤内助,刘彻却觉着自身已然极度成功了,搂着个欢脱的傻婆娘挺好。

“此话当真?”

阿娇双眸发亮,如蕴星辰,反手搂住刘彻厚实的腰身,娇声道:“陛下可莫要糊弄臣妾。”

她也知他向来言出必践,只因欣喜和羞怯,才有此一问,实则也无须他回应许诺,将脑袋埋在他的胸前,心中满是甜蜜。

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刘彻笑而不语,目光却是望向车窗外,思绪飘远。

他适才所言虽是随心而出,却也是筹谋良久的心思。

早在十余年前,汉廷已对全境铁业展开大规模的整并重构,少府全力协助大农府,在诸多铁矿富集的郡县设立官办的冶铁工坊。

随着冶炼工艺的提升,加之刘彻提供了大量合金配比,使得大汉的冶金工业飞速发展,坩埚炼钢法的推广,更使得钢铁产量逐年暴涨。

现今大汉每岁的钢铁产量,早已远超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毕竟人口规模着实不是同个档次的,皇权体制的执行力更是无比高效,加之跨越时代的技术变革,有此成就也是理所应当。

然也正因技术跨代,使得大汉旁的工业基础稍显滞后,多年来全力投入的化工和冶金远远超前,如机械制造之类的精工业和加工业,实是在刚起步阶段。

诸如简易电报、自行车之类的小物件,许多零部件唯有少府诸冶监才能铸造,更遑论发电机、蒸汽轮机乃至石油分馏等大型设备,因少府和帝国科学院基于保密原则,未曾尽数释出相关制作工艺,使得寻常冶铁工坊难以大量铸造。

因此缘故,现今正逐步迈入初级工业化的大汉帝国,竟出现了令刘彻啼笑皆非的状况。

钢铁产量过剩!

见了鬼!

严格来说,钢铁产量仍远未达到刘彻预期,之所以显露出“过剩”的虚假表征,实因供过于求,究其根本,就是百姓用不起,朝廷用不完。

后世消耗钢铁的重头,无非就是机械和建筑,现今大汉的民间建筑绝大多数仍是木制结构,顶多再用上砖瓦和黏浆土,所谓的钢筋水泥架构,寻常百姓压根就没兴趣,更负担不起。

华夏百姓向来勤俭持家,原本的屋舍住得好好的,谁会无缘无故花费重金,求购钢筋和水泥,学着造些“造型新奇”的屋舍?

饶是农人要购买些铁制农械,实也消耗不了多少钢铁的,锄犁不是日常消耗品,若是品质过得去,足能用好些年,即便崩了口,捶补捶补仍能继续用,不可能轻易丢弃,花钱重新购买。

汉军将士的兵械也已逐步更换,汰换下的旧兵械,多半回炉重铸,消耗的钢铁也远不如料想般多,加之现下国无大战,平日操练毁损的兵械数量不多,在可预见的数年内,汉军对补充冷兵器的需求反会日益缩减。

钢铁的用途必将愈发广泛,此乃工业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这道理,刘彻不是不懂。

关键是,以现今大汉的整体工业水准和民生发展阶段,消耗的钢铁实是不多的。

钢铁的成本仍嫌高昂,也是重要缘由。

有价无市,看似矛盾,实则颇为正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