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 天野之光(2 / 2)

加入书签

卫祎开始头疼起来,伏婵却早已厌倦两人的争吵而离开,“不行,明天一早我就送你回去。”

“我不回去,我就不回去!”穆斩拉起卫祎竟然撒起娇来,“你别让我回去,你看你只吃干粮,我能做饭,看,我还带着干肉。”穆斩说着从包袱中扒拉着从家中带出的各种食物递给卫祎。

“你会做饭?”卫祎眼睛一亮。

“是啊是啊,我小时候跟我爹去山里,一连好几天,经常自己做饭吃的,鸟啊,鱼啊,兔子啊,我都会,烤的那叫一个香啊,闻到都想留口水呐。”穆斩一脸期待的看着卫祎。

经穆斩这一番解说,虽然没有闻到,但是卫祎的口水真的快流出来了。

“那也不行,你得回去。”卫祎强忍着口水说道。

正在两人争闹不休的时候,伏婵因为听到要折回村子而突然发火,抽出匕首威胁卫祎,“青禾!”穆斩已吓得躲出老远,卫祎此时崩溃到了极点,只好屈服了两只小鬼,无奈地说道:“好吧好吧,先带你找青禾,再送他回村,最后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卫祎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看着二人。

“卫大侠!你太好了。”穆斩高兴的跳起来抱住卫祎,伏婵也放心的跳回到了树上。

“我带了很多好吃的,你不要吃吗?”穆斩看着伏婵的背影问道,伏婵却并不理会。

“不用管她了,她饿了自然会下来。”卫祎已迫不及待吃起穆斩拿出的食物,穆斩便不再理会伏婵,开始前前后后的伺候起卫祎来,将随身带的食物全都交了出来。

两人简单的吃了东西后,卫祎满足地躺下便要睡觉,穆斩却激动的睡不着,喋喋不休的说起话来,卫祎不胜其烦,便指使他去周围捡些干柴,然而就在卫祎快要睡着的时候,又被穆斩一惊一乍的声音吵醒,卫祎睁着惺忪的双眼强忍住怒气,恨恨道:“又怎么了!”

穆斩抓住他的手臂一脸急切道:“不好了!伏婵一个人进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我怎么叫她也不回声,你说里面会不会有老虎啊,说不定她已经被吃掉了啊!”

“瞎说什么,她连那么大的野兽都打死了,怎么会被老虎吃掉。”

穆斩听了恍然大悟,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倒是,她那么厉害。”

卫祎虽然并不担心伏婵会出什么事,仍是拿了火把同穆斩一起前往山洞寻找。

穆斩所说的山洞就在他们栖息之地的不远处,卫祎跟着穆斩来到洞口,喊了几声没有回应,便拿着火把便径直走了进去。

山洞之中并无野兽的气息,漆黑的空间几乎将火把的光亮吞噬殆尽,好在山洞并不很深,没走多远就看到伏婵静静的站在眼前,一手抚着洞壁发呆。

卫祎将火把也挨近洞壁去观察,却并没有看出什么异样,便也用手去摸索,方才察觉出有几处触感不同,凑近去瞧,才知那竟是没入山石间的骨头,仅露出的部分就已有三寸左右的宽度,什么样的动物会有这样粗壮的骨头,而且还被嵌在这山石之间?

卫祎心下好奇,便顺着痕迹细细向四周去寻找,发现这些骨头仿似撑起山洞的梁柱般穿插其间,卫祎也不由吃了一惊,如果真是骨头,那拥有这骨头的该是怎样巨大的生物……

正在卫祎仔细观察石壁的时候,伏婵却仿佛发现了什么般,突然冲出了洞外,卫祎见状也只好跟了出来,然而眼前的情景则是让他更为吃惊。

他看到无数闪亮的星光在眼前缓缓坠落,将周围的一切都照亮了。

这情形,跟十年前灵偃出现时的景象很是相似,莫非也与这轮惨月有关?卫祎心中的疑惑更多了。

穆斩看到这样的景象已经兴奋的冲上前,在那缓缓飘落的星光中跳来跳去,激动的朝着卫祎喊道,“这好像萤火虫,好漂亮啊!卫大哥你快看啊。”然而卫祎却并没有他那样赏景的兴致。

“萤火虫吗?”然而如今并不是会有萤火虫出现的季节,而这些也并非萤火虫。

伏婵此刻也仰头望着漫天的星光出了神,她伸出手去触碰那些闪闪的光亮,指尖触碰到的一瞬间,仿佛有一丝暖意渗入身体,让她有种很舒服的感觉,当她的手臂摆动的时候,那些星光也开始随着她的指尖移动。

在那光亮的照耀下,伏婵平日里眼中冰冷骇人的神色消失了,她看着星光的眼神变得平静温和,只是依旧空洞。

“卫大哥,你看,伏婵现在多像仙女啊。”穆斩看着伏婵突然说道。

“哟,怎么,喜欢上仙女了?你别忘了,她今天可是差点杀了你。”卫祎嘴上打趣道,心中却更加不安起来。

“我知道,但是你看她现在这个样子,这也许才是她内心样子。”穆斩目不转睛的看着伏婵说道。

卫祎听他说出这话,倒颇为吃惊得重新打量起穆斩来,“小小年纪连这都懂?”

“嘿嘿,厉害吧,我爹教我的,他说看人不能只看表面的,有人看起来很凶其实很善良,有些人看起来很好,其实内心很坏,我爹教我的可多了。”提起父亲穆斩就不由自豪起来。

“这话倒是没错。比如你,看起来是个固执不听话的坏小鬼,其实还是个话唠。”

“我才不是话唠,我只是一想到要到外面的世界去,我就很激动啊,哈哈!”穆斩高兴得又跳起来。

“一想到要带着你们两个小鬼,我就很是头疼啊。”卫祎早已习惯般叹了口气,穆斩才不管卫祎头疼不疼,只是一味的激动不已。

就在卫祎和穆斩说话的时候,这样的景象很快就烟消云散,伏婵也重新回到树上去了,卫祎抬头去看那轮冷月,却觉得仿似又黯淡了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