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1 / 2)

加入书签

钱到手的曹婆子心中欢快,晚上给了点碎银子让娇娘加菜。丰盛的晚餐让曹沁误以为是自己哥哥回家了,可是却没见着人影,忍不住向那笑得欢快的人发问,“娘,是哥哥回来了吗?”。

“你哥哥还得过几日才能回来”,曹婆子看自己闺女一眼,回了一句,又觉得自己闺女起色不好,转头吩咐一旁坐着的娇娘等明天去买些燕窝回来,常见金美楼里姑娘爱喝这燕窝滋补,想来应是好东西,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了自然该给她的沁儿好生补补。

爹死了,哥哥还被关在牢里,曹沁看着自己亲娘脸上的笑意有些发憷,“娘,你没事吧?爹爹不在了,您还有我和哥哥呢”。

娇娘连扒了几口饭,用碗挡住自己忍俊不禁的脸,曹老汉死了,曹婆子因此得了银子高兴得不得了,可怜自己小姑子还担心自己娘是伤心过度神志不清了,这让她怎么能不觉得好笑。

“沁儿,娘没事,快吃饭”,说着曹婆子还咧着嘴刻意给了曹沁一个大大的笑容,可这在曹沁看来自己的娘现在就是在强颜欢笑。怕再触及自己娘的伤心事,曹沁不再多问,埋头吃饭。

*

衙门口被来看热闹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曹婆子拉着娇娘挤了好久才得了个好位子。虽然曹婆子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也收了钱打算闭嘴,但还是好奇齐家公子如何脱身,同时作为遗孀她此时若是不来也显得有些奇怪,所以才有了现在一幅画面。

若说曹婆子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那么娇娘的心态就截然不同了,她两只手都握得很近,指甲在手心留下很深的掐痕,这才忍住让自己的牙齿不再打颤。本来她以为事情过了这么久没人会知道真相,现在尸体却被大雨冲了出来,脑海中却忍不住会浮现出曹老汉一动不动躺在地上的画面还有曹生双手沾满鲜血的样子,曹老汉死有余辜,如今却要一个人出来陪葬。

齐杭虽是吏部尚书独子,但却无功名在身,所以被押上堂还是得下跪。看着跪在堂上的齐杭,宋大人神色复杂,他一个个小小支付,锦都里随意提出一个官都不是他能得罪,更何况吏部尚书不是他一个小小知府。

尚书齐大人那里,他早已经通过气,看看对方是什么意思再做打算,可得到的答复是秉公处理,想来齐大人是有了应对之法,所以他现在便例行公事地询问起来,“堂下跪的可是齐杭哪?”。

“回大人,正是齐杭”。

宋知府拂着胡子接着问道,“今日在西郊发现一具男尸,身上有一玉佩,经过查证正是你之物,你可有话要说”。

宋知府话音刚落,玉佩就被呈到了齐杭面前,他拿起来辨认一番,点头确认说道,“这玉佩确实是在下之物,不过却于一月前落到了金美楼的曹生手里,在下的妾室徐氏可作证”后徐含娇被传上公堂把其中缘由挑拣一番说了个清楚。

娇娘一听到曹生的名字,再沉不住气但是却什么也干不了,只有祈求着事情出现转机。曹生片刻后也被传上了公堂,宋知府又将那话拿来问他。

“大人明鉴,这玉佩小的不知是怎么回事,况且死的是小人父亲,这凶手怎会是小人”曹生为自己辩驳到,言语之间带着仓促。

历来官官相护,加上为齐杭作证的是自己的妾室,此事之中百姓们自然更愿意相信曹生的说辞,认定齐家公子才是凶手,围观的人群都指指点点讨论开来。

宋知府见乱了场面,拍了几下手中的惊堂木这才安静下来。

“曹生,你说这曹老汉非你所害,可依本官查证真想却并非如此。来人呐,传人证”。

衙役带上堂的人证登时让娇娘瞪大了眼睛,身子像是被人施法定住动弹不得了。

“堂下何人哪?”。

“回大人,奴婢是金美楼的烧水丫鬟,喜丫”。

宋知府能在天子脚下的锦都城里坐稳知府之位多年,除了手段圆滑能左右逢源,也不乏有几分真本领,摸到这个棘手的案子,有多方压力,这个案子办得十分仔细谨慎,终于让他找到一个关键认证,“恩,现你就将你知道与本案有关的事情说个明白”。

喜丫本就口齿伶俐,到了堂上不想一般女子吓得话都说不清,反倒说得有条不紊,“回禀大人,曹老汉人称曹猴子,和奴婢都是在金美楼里当差,不过奴婢是个烧水丫头,曹老汉顾客人茶水和打理些杂事,平日并未见过几面,见着都是因他儿子也就是曹生有个相好,也是同奴婢一同做个烧水丫头,叫娇娘,有时曹老汉会给娇娘送些吃食,因此见过几面”。

喜丫说道此处停了下来,宋知府看她一眼示意她继续,这才又接着说道,“一日,金美楼客人多,忙不过来,我便去前厅帮忙收拾茶水,忙活到一半回屋换衣服竟听见隔壁打斗声,我偷偷趴在娇娘床前偷看,竟看见......”。

此时喜丫像是想起什么十分骇人之事,身子缩了缩,不敢再接着说下去。宋知府站起来向前探着半个身子,用手指着喜丫,声音带着几分焦急,“看到了什么,你倒是说啊!”。

喜丫见宋知府眼神凌厉,带着哭腔继续说道,“我见到,曹生身下骑了个人,对那人拳脚不停,可那人却连个声响也没有,满脸是血像是断了气。”

“那被打之人你可认得?”

“回大人,奴婢认得,被打的人正是曹老汉”

“当时天色已晚,你又十分惶恐,如何识得那被打之人是曹老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