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改错字)(2 / 2)
“是看着你,可你……”
“哎呀,算了算了,都乡里乡亲的,谁会因为针头线脑的小东西担那个名声,你去忙你的,别耽误我做生意。”钱春芬再次压住胖老板娘的话头。
“你啊,我这好心都让你当成驴肝肺了。”胖老板娘掐了钱春芬一把。
卫颜笑了笑,两位老板娘虽说是竞争关系,但处得挺好,人品应该都不会差。
胖老板娘说话孟浪,但也算是性情中人,热心肠,不然谁会为别人家的事得罪衣食父母?
生而为人,每天都要为柴米油盐操心,活着就是在万丈红尘中打滚,谁能没有点儿小瑕疵呢。
卫颜也自觉是个槽点满满的人,所以只要别太过分,她完全不介意这等芝麻大的小事。
她干脆地放下背篓,好让二人看清楚空荡荡的内里,说道:“正好想买一个大碗,老板娘给我选一个好看的,就不去你家铺子了。”
然后,她不再理会胖老板娘,把手里的布帕子展示给钱春芬看。
布帕子是浅粉色的,上面绣了一朵粉红色荷花,两片墨绿色荷叶,以及三条游动的鲤鱼。
钱春芬的眼睛亮了,她小跑着进来,说道:“这个不错,颜色鲜亮,图案活泛,活计也好。”
胖老板娘见卫颜果真把帕子拿出来了,而且还比铺子里正在卖的好不少,不免有些讪讪,脸上红红的,像被耳光甩过一样。
磨蹭两下,她也跟了进来,视线在帕子上打了个转,然后就黏住了,完全忘记了查看背篓的事。
钱春芬接过帕子,仔细看看,“确实是好的,这要是绣在绸子上,图案再多些,就是在海安府也有多少卖多少。想不到小丫头还有这种手艺,二十二文吧,绸子的我也要,价格再议。”
“二十五。”卫颜讲价,东北这一带刺绣水平不高,这种质量的绣品不愁卖。她十五文一块从群里专门经营丝绸的铺子买进,转手就赚十文。
“行,就这么多。”钱春芬答应了。
胖老板娘扯扯卫颜的袖子,不好意思地说道:“有绸子的没有,我想单买一块,换给你一个细瓷大海碗。”
“暂时没有,不过以后可以给你专门绣一块。”卫颜倒不是难为她,只是流动资金有限,眼下手头现钱够花几日,应该悠着点儿来。
胖老板娘搓了搓手,给钱春芬使了个眼色。
钱春芬替她解围道:“丫头,你李婶儿不是故意的,咱们卖的东西杂,往日丢怕了。她就喜欢这玩意儿,你要是有的话就卖她一条,不差钱儿。”
卫颜笑了笑,“我也不是故意的,是手头真没有,过几天吧,你要几块,我给你送来。”
……
卫颜回家时,空间里多了不少吃的用的,群里面还挂了五十斤海鲶鱼,以及少量的海蜇皮和蛏。
她一边走,一边算了下账,白来的四只小猎物,换了八百二十文现钱,杂货铺里还有流动资金一百五,已经达到效益最大化。
虽然比用一个点心方子换了二十两银子的卫蓝来说,这点成绩不算什么,但作为一个除了杀人之外没有任何技能的人来说,卫颜很知足。
到家后,从侧门进院子,徐氏听到动静赶紧迎了出来,先把卫颜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发现完好无损后才说道:“三丫,你爷找你三趟了,你快跟娘说说,又出啥事了?”
卫颜耸了耸肩,搂着徐氏进了屋,放下背篓,说道:“卫蓝没事找事儿,啥事都没有。你把这些东西收起来,我去去就回。”
徐氏想要陪卫颜去,被她严词拒绝了,小石头倒是放下饴糖追了过来,一边走一边信誓旦旦地告诉她别怕,等他长大了就给她撑腰。
大概刚吃过午饭,堂屋里还飘着饭菜香。
卫老爷子夫妇,大伯、二伯、四叔都在。
卫老爷子冷着一张老脸问道:“你救的是什么人?”
卫颜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二丫姐没说吗,我知道的她都知道,她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
她有些无辜地看着站在一旁装孙子的卫蓝和卫大丫,“爷,那大公子的下人都可能耐了,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你老放心,那人说了,他们会厚报我的。要是给钱肯定不能少给,那样我爹就能读书了,将来就能报答你们的恩情了。”
她这番话前面说得很好,到后面又变味儿了,好像老爷子询问这件事是为了让卫格报恩一样。
卫老爷子忒不爱听,猛地一拍桌子,起身就出去了。
卫老太太瞪了卫颜好几眼,到底没敢骂出一句——万一卫三丫真搭上贵人呢?
几个叔伯面面相觑,最后二伯卫春山开了口,“三丫,你爷问你不是为了让你们报恩,而是这事太大,万一那些坏人知道是你坏了他们的事,岂不是要报复?咱一大家子人呢,不能不小心些。”
有这种担心是人之常情。
但卫颜没法解释得太透,她只能这样说:“我回来时,面馆老板已经跟别人说说笑笑了,想来亏得不多。大公子要是没让面馆吃亏,那肯定也不能让我吃亏,你们放心,咱家肯定不会有事的。”
这话尽管只是推测,但也非常有道理。
再说了,事已至此,卫家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担心无益。如果卫家想跟着卫颜借光,就得承担一些该承担的风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