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chapter073(1 / 2)

加入书签

ryan已经到达了法国巴黎, 开始准备他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第十二场演唱会。

他落地巴黎之后,先在酒店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会见了他巴黎演唱会的嘉宾——巴黎一个很有名气的交响乐团。

是的,他将在巴黎贝尔西体育馆举行他的第一场交响乐演唱会,之前他创作的那些乐谱就是为了这一场交响乐演唱会准备的,先于演唱会团队之前送来了交响乐团手中, 让乐团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流行歌手和交响乐团合作举办演唱会, 这种事情在国外并不少见,当流行音乐和古典乐器融合在一起, 两者的文化发生碰撞, 将会给观众们带来更加震撼的感受, 还能改变年轻人对交响乐的看法,一举多得。

那么摇滚歌曲和交响乐又会如何呢?那一定是更加恢宏磅礴的场面吧,ryan也很期待这场演唱会的效果。

他亲自前往乐团的大本营,去到乐团平时练习的大厅, 大厅里的布置全是为音效考虑, 明亮又宽敞,中间则是乐团成员平时练习的地方,管弦乐器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各自的位置上。

这次演出,交响乐团将会派出108位乐手参加ryan在巴黎贝尔西举办的交响演唱会, 几乎动用了全部成员。除了通常的弦乐组、木管乐组、铜管乐组和击打乐组以外, 还额外请来了一位管风琴演奏家和竖琴演奏家,由法国著名的指挥家、今年七十岁的cien durand负责指挥。

这支私人乐团是法国交响乐界的后起之秀,自成立至今不过三十年, 演奏者平均年龄三十五岁,是一支很年轻的交响乐团,但是这并不证明他们没有实力,没有地位。相反,因为他们成立得晚,成员普遍年轻,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在演奏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颇受年轻一代人的喜欢。

就好比这次和ryan合作演唱会一样,他们敢于接纳摇滚乐的风格,尝试着演绎,ryan当初选择跟他们合作,就是看中了他们年轻这一点,年轻人跟年轻人总是有共同话题的,相信他们的演奏也能引起歌迷们的共鸣。

当然,乐团接受ryan的邀请其中一个原因还是ryan出手阔绰,乐团靠演出来维持乐团的日常开销和发放乐团成员的薪酬,演出越多,乐团就有越多的资金来发展,成员的工作越高,就越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演奏家加入,乐团就会越来越壮大,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乐团,获得更多是演出机会和荣誉。

这些都是每一个乐团的梦想。

ryan在当初洽谈合作的时候就许下承诺,演出后会付给乐团80万欧元的酬劳,除去乐团抽走的部分,乐团的每个成员能分到五千欧元不等的薪酬,当然这不是平均收入,首席演奏家分到的钱自然要多一些,而最低的也能分到两千欧元左右。而这一笔收入只需要付出十天不到的时间,已经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了,就算是商演也不一定能赚这么多。

因为ryan出手大方,所以乐团对这次合作也格外看重,他们在收到ryan编写的曲谱后就开始了练习,几天过去已经将曲谱都背得差不多,也磨合得差不多了。

知道ryan要过来拜访他们,乐团的灵魂,首席小提琴家ichelle带领乐团成员在大厅迎接了ryan,并且热情地给ryan介绍他们乐团的成员以及各个音部的分工。

ryan同乐团成员亲切地打过招呼,乐团成员里很多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个人,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知道ryan这号人物,毕竟交响乐和摇滚乐之间还是有很厚的壁的。

特别是得知之前分到他们手中的乐谱全都出自面前这位看起来还很年轻的摇滚歌手之手后,他们对r

yan更加尊敬了。他们之中不乏学了几十年音乐的人,但是有的依旧只会演奏不会创作,更别说编一个乐团的曲谱了。但面前这个年轻人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他写的乐谱大家都反复练习了好几天,是一点错都挑不出来的。

有人忍不住好奇地问ryan:“那些曲谱真的全部都是您自己一个人写的吗?”

ryan微笑着颔首表示:“是的,请问有哪里需要改进吗?”

那人连忙摇头:“不不不,完全不需要,我只是感到好奇,您居然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这个巨大的编曲工程,以您现在的年纪来说,实在太厉害了。”

“我可以冒昧问一下,您曾经跟过哪位大师学习吗?”

ryan笑着解释道:“我并没有跟过哪位大师学习,这些都是我读书时学来的。”

“噢,那你读书的时候一定是个天才!”

ichelle跟ryan说,指挥家cien今天有事,得明天才能过来排练,ryan表示没关系,于是ichelle就打算让乐团演奏一次让他看看有哪里需要改进的。

ryan点头同意,走到角落里欣赏他们的表演。

因为场地和条件有限,今天ryan也只能看到乐团的表演,其他的部分还要等演唱会场地布置好才能完整地排演一遍。

不愧是才成立三十年就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乐团,ryan听完整场演奏下来,竟然找不到一处瑕疵,曲谱是他一个人写的,写过之后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不用看谱他都能听出来别人演奏得对不对,而乐团的表现无疑让他感到很满意。

他感叹地对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家说道:“因为我编曲的时候身边只有一架钢琴,我也只能用钢琴来试弹其他乐器的曲谱,但钢琴跟其他乐器终究是有不同的地方,我创作的时候还担心曲谱有问题,没想到经过乐团成员们的改良,竟然能变得这么动听。”

ichael笑着说:“您给我们的曲谱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也是按照您给的曲谱演奏的,之所以这么好听,也是因为您写得好。”

ryan谦虚地笑了笑:“那接下来也拜托你们了。”

跟乐团接触过后,ryan没有直接回酒店,他让公司给他安排的司机把车开去和平街,他要去卡地亚在巴黎的总店取他之前交给卡地亚加工的那枚戒指。

进入和平街,大老远就能看到卡地亚的总店,差不多两百年历史的店面,白色的屋檐上印着cartier,黑色的大理石低调奢华,橱窗里展示着卡地亚最新款或者最经典款的珠宝。

车子在店前的路边停下,ryan立起大衣的领子,打开车门出去,刚走近店门,里面守在门边的形象保安就为他打开了店门,弯腰伸臂请他入内。

这个时候店里没有什么客人,所以ryan进去后就把挡去了他大半张脸的衣领放了下来。

店里面的工作人员见到他这一张脸后纷纷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迈着快速而不失优雅的脚步向他走过来,毕恭毕敬地跟他问好:“晚上好尊贵的ryan先生,请问您有什么吩咐吗?”

ryan当模特那些年经常到欧洲,特别是法国巴黎走秀,休息的假期里他经常会到店里来物色好看的珠宝首饰,或者定制,有的时候卡地亚出了新品,他也会第一个预定。那一千万欧元的消费总额就是这样累计下来的,到最后店里的人都认识了这位慷慨大方的客户。

不过ryan已经很久没到他们店里来了,上一次他买卡地亚的产品还是在拍卖会上,听说他花了一千万拍了他们新出的那款anthere戒指,他无疑是他们品牌的忠实拥护者了。

而且他前段时间刚给他们的新系列产品拍了广告,虽然不是品牌代言人,但大家都知道一旦他的广告投放出去会获得多大的反响,和ryan搞好关系是很必要的。

而且店里最近上了不少新品,以他的习惯这次来他肯定也会买一些带走,这事关他们的业绩,他们肯定要把ryan招待得满意了。

ryan对着迎上来的工作人员露出个微笑,他那一笑,好像整个店里的珠宝都黯然失色了,他这张脸的杀伤力实在太大,即使已经见过不少次,还是会被他的笑容冲击到。

他对工作人员说:“我是来取我之前那枚戒指的。”

说到戒指,店里的人想起来,上个月他们品牌的广告总监从冰岛回来后确实带了一枚戒指到店里要求工艺师在上面刻字,还吩咐他们一月份贵客会亲自过来取,让他们好好招待,想来那个贵客就是ryan了吧。

工作人员马上应道:“好的尊贵的ryan先生,请您随我到二楼休息室稍等一下,我让人去三楼给您取您的戒指下来。”

卡地亚店里有一条开放式楼梯,楼梯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红毯,踩上去有几分柔软,脚步声被很好地隐藏,铜制栏杆给这条楼梯添了一些中世纪欧洲的建筑的奢华,跟天花板上的暖光相得益彰,整个店看起来富丽堂皇。

ryan顺着楼梯上二楼,二楼除了产品展台和休息区,还有一间间工作室,里面是卡地亚的设计师和工匠工作的地方。

墙壁上还挂了不少卡地亚知名设计师的画像以及一些艺术画,ryan轻车熟路地顺着长廊往休息区走,沿路还可以看到两边玻璃柜里展示的新珠宝。

走到沙龙休息区,ryan在沙发两边的玻璃柜里顺手拿了一本书打发时间,有侍者给他端了杯奶茶过来——他不爱喝红茶也不爱喝咖啡,店里的人都知道他的习惯,每次他来都给他准备奶茶。

这里的书无非是记录卡地亚的发展历史和故事,或者介绍卡地亚的产品,前者ryan已经反复看过很多次,但每次来他都忍不住再看一遍,卡地亚的爱情传说使他着迷。

工作人员让人去取他的戒指了,见他百无聊赖地坐在沙发上看书,便拿来他们店里最新的宣传册,问他要不要看看店里的新品。

ryan想到他以后要出席的公共场合会越来越多,行头什么的还是很必要准备好的,他接过工作人员的册子,轻声道谢,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浏览最新的珠宝首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