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驾崩(1 / 2)

加入书签

沈葭抬手抚过司徒衍的面颊, 动作柔缓,似乎在试图抚平他眉心的褶皱。

她在殿内不住地徘徊,渐渐地放开歌喉, 如夜晚的百灵鸟一般。

一首民歌自她喉间缓缓流出, 飘荡在空寂的寝殿内。

歌声低且柔, 开始弥漫到各个角落。这并非那种令人亢奋的音乐, 反而是催人入眠的夜曲,为这个夜晚增添了一分柔色。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这是民间的一首歌谣,在民间广为流传,由她轻而糯的声音唱出来, 更多了分温柔缱绻的味道。

即使是处在睡梦中,司徒衍的眉头依旧拢成一团。

而当有沈葭的歌声相伴时,眉心那道褶皱逐渐地趋于平坦, 眉宇间的戾气亦是少了几分。

不多时,司徒衍沉浸在梦乡之中, 搁放在身侧的手已是放松。

沈葭见状,止住了歌声。

忽然窗外风声乍起, 吹得窗子被甩到木框上。

她端了盏铜灯到窗台前, 将窗子关好, 隔绝了外头的风雨。

而这一夜,狂风大作,仿若一条巨龙, 在发出阵阵的咆哮,似乎要预收着这皇城内即将要到来的一场风雨。

几日后,祭典的时间到了。

家庙前的广场上,聚集了文武百官和众多贵族女眷。

沈葭和司徒闻乐早早地过来等候了。

广场前,一个双人合抱的青铜大鼎中,燃着几柱香,袅袅的青烟从鼎中冒出。

青铜鼎前方就是祭坛。

此时,几名祭司在祭坛上跳着祭祀舞蹈。他们的头上插了彩色的翎毛,面上绘了油彩,手上和脚上都挂满铃铛。随着跳舞的动作,铃铛发出叮当的响声,伴着他们的口中念着祈福的咒语,此处添了分神秘的色彩。

平常,这种祭典都是庄严肃穆的。可今日,由于许多人得知高宗皇帝会宣布一门婚事,众人即是充满了好奇。

在高宗皇帝和太子还未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在私底下议论起此事。

司徒闻乐亦是对婚事所涉及到的主角感到费解,不禁对沈葭说道:“葭葭,你说父皇会公布谁的婚事啊?为何这般神秘?”

沈葭的心弦一紧。

她攥紧了衣袖,平静地摇头,“我也不知。”

“难道是太子哥哥的婚事?”司徒闻乐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不对啊,就算是他的婚事,那父皇也没道理瞒那么多天啊。除非他要娶的姑娘身份特殊?而且,这么重要的事,母后为何也不告诉我呢?”

沈葭听着,耳根子一热,忙是抬手,将司徒闻乐的小脑袋掰过来。

“陛下和太子都来了,不要乱说话了。”

司徒闻乐愣愣地站好。

随着内侍的一阵唱喝声响起,在众多侍卫的护送下,高宗皇帝和司徒衍在众多徐徐地步入广场。

司徒衍高大俊美,一出现,就收获了众多姑娘的目光。

高宗皇帝和他手持三炷香,躬身,拜了几拜之后,将香交给内侍,由内侍去将香插至祭坛前的香炉中。

而在此之后,国师徐徐上前,向高宗皇帝和太子拱手道:“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高宗皇帝由内侍搀扶着,浑浊的目光扫了国师一眼,示意国师继续说下去。

只听国师正色道:“微臣前几晚,夜观天象,发现夜空中竟出现了荧惑守心的星象。这说明近来,妖星很有可能在搅乱世道啊!”

荧惑守心乃是亡国之兆,任何国

君都不愿听到这个消息。

高宗皇帝甚是骇然,又是重咳了几声。

“你且给朕仔细说说?”

国师再道:“陛下,晋国在经历过一年风调雨顺的日子后,今年,又是流年不利,又是闹水灾,又是闹瘟疫的。恰逢这几晚,空中有出现荧惑守心的怪象。世上没有这样的巧合,微臣认为,这必定是妖星从中作梗,请陛下容微臣做法,为晋国抓住这妖星!”

“好,你马上来做法,朕今日倒是看看这妖星是何人!”言罢,高宗皇帝一挥手,令祭坛前的祭司退至一旁,为国师腾出做法的空间。

国师让人取来一副所谓的空白画卷,悬吊着祭坛上方。

画卷由一细绳绑住,谁也没看到,画卷上到底是怎么样的状况。

国师挥舞着手里的拂尘,又是用拂尘沾了一个大碗里的清水,不断地在广场上洒在水珠,嘴里念着大家听不懂的咒语。

见状,司徒衍的眉头微动,瞧了沈葭一眼后,平静地收回了目光。

而在场的众人,却已是人心惶惶。

国师这话的含义太明显了。

谁都知道,一年前,晋国发生了雪灾,当时,刚来到皇后膝下承欢的沈葭被指认是灾星,被发配到迦蓝寺去。

一年后,同样的一幕似乎要再次上演。

众人望向沈葭的眼神里,添了诸多的意味。

人群中,秦淑妃冷睨着沈葭的脸,嗤笑一声,“孝敏公主,本宫不知你从迦蓝寺出来,到底是福还是祸啊?”

沈葭的面色不改,淡瞥秦淑妃,“淑妃娘娘,你这话是何意?”

“是什么意思?你难道听不懂吗?”秦淑妃的唇一勾,嵌满宝石的长指甲轻轻地划过自己的鬓角,尽是春风得意的模样。

她眼里的讥讽之意亦是更甚,“到底谁搅乱了这世道?国师大人刚才那话是再清楚不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