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衡(已修)(2 / 2)
李家来接人的时候,虽说打的是李老夫人的名头,但姚氏和顾兰容心里都很清楚,实际上想见衡儿恐怕是李蓁。
母子天性,人之伦常,李蓁想要见顾衡,本来也属正常,但她毕竟已经不是侯府的媳妇了,而且,如果顾兰容没有记错的话,不出半年,她就会再嫁,为了再嫁的名声,她总与衡儿见面,终归不好,这才打了李老夫人的名头遮掩。
李蓁性子温和守礼,先前在侯府时,顾兰容也常常喜欢与她亲近,可此时听了母亲的话,她却皱起了眉头,提醒姚氏说:“李府虽然是衡儿的外家,但终归人丁复杂,而且嫂嫂指不定还要再嫁,不好让衡儿总往李府去的。”
顾兰容并非狠心,不想让李蓁见衡儿,而是因为,上辈子衡儿就是在李府没的。
回想起这些往事,顾兰容没忍住红了眼角。
李府人丁众多,李老爷又为人势力,他膝下不缺亲孙子孙女,又怎么会真心疼爱一个父亲被流放的外孙?
上辈子侯府出事后,李府对待顾衡就越发轻慢,甚至任由他被李府的其他小少爷们欺侮。李蓁也是个糊涂的,她大约想着侯府已经没落了,便指望着李府将来能多帮扶顾衡,所以每回顾衡在李府受了欺负,她不为顾衡讨公道也就罢了,竟然还帮李府尽力遮掩。
长此以往,直到顾衡在腊月里被推进了李府的池塘,冻伤昏迷不醒,李蓁这才偷偷给侯府传了信。
可惜为时已晚,由于李府自知理亏,怕受侯府责难,所以在发现顾衡落水后,第一时间并不是想着进宫求太医,而是遮遮掩掩地随意请了个庸医来看诊。等顾兰容和母亲找上门的时候,顾衡因为病情延误,早已经进气多出气少了。
最终人还是没能救回来。
顾兰容至今还记得顾衡临终前的情形,那是她头一次动了想要杀人的念头。
虽然事后李蓁发疯,亲手杀了那个故意把衡儿推下水的小畜生,但是顾衡却再也回不来了。
而且,顾兰成在漠南关得知此事后,更是连写两封家书,责怪姚氏和顾兰容没能照顾好顾衡,字里行间,本就淡薄的亲情已然荡然无存,只剩下满满的怨愤。
不久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顾兰成恰好也在赦免之列,他被免去罪责,准许归京,彼时顾兰容还十分害怕,怕顾兰成回京后,会因为顾衡的事为难他们母女。
但可惜造化弄人,他刚回到京郊,还没来得及进城,就突然染上恶疾暴毙了……
短短五年间,威远侯府像是被人施了诅咒似的,接二连三地出人命,最终彻底家破人亡,就连她自己都不能幸免。
往事历历在目,顾兰容努力忍下心头的酸涩,再次嘱咐姚氏说:“我看还是明早就把衡儿接回去吧。”
顿了顿,她又说道:“我之前在哨鹿围场的时候,听到过几句闲话,说是衡儿在李府时常受他几个表兄欺负……李老爷又是个偏心的,往后还是让衡儿尽量少去李府吧。”
顾兰容想要让母亲提防李家,但又不能说自己知道将来会发生的事。先不说重生这种事太过匪夷所思,会吓到母亲,再则,不管这辈子她能否改变结局,也都没必要,让母亲为还没发生的事提前烦忧。
权宜之下,她这才撒了个小谎,说顾衡的事是在哨鹿围场听说的。
姚氏一听,顿时也有些急了。
且不说整个威远侯府都拿顾衡当眼珠子疼,他还是整个威远侯府的独苗苗,若是有了什么闪失,姚氏觉得,自己百年之后该没脸去地下见顾侯爷了。
她生气道:“竟还有这事?李蓁竟然一次也没跟我提过!”
顾兰容心下也有些埋怨李蓁,但想到她上辈子的结局,到底也狠不下心说她的坏话,只说道:“她大约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吧。”
姚氏却绞紧了手里的帕子说:“不成,若衡儿真在李家受了欺负,这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威远侯府的匾额还在,不是任谁都可以随意□□的!”
姚氏温婉贤淑了大半辈子,可顾侯爷不在了的这几年,她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强硬一些,才能护住侯府仅剩的一丝威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