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合兵一处(2 / 2)
黑云祥与张一川还念念不忘在房县,罗汝才等人不战而逃的事情。
问过之后才知道,率先跑路之人正是“小秦王”白贵。
这厮在山谷里遇伏被打死,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他俩便不会继续追究了,犯不上跟一个死人较劲。
唯一感到心痛的己方就是那些被官军绞杀的步卒,在想积攒上千步卒就要费一番工夫了,可是不容易。
有灾珉的话,倒是可以拉起队伍,但跟常年征战沙场的前边军相比,这些人就是一群难堪大用的乌合之众。
“报~!北面来了一股人马,兵力不下万人!”
“……”
“可见旗帜?”
“有‘张’字大纛旗一面!”
“……哦?”
“莫非是……”
“了,如今西有孙传庭,东有洪承畴,这俩都是义军的天敌。
听张献忠说洪承畴所辖的人马比孙传庭多一倍,这就更加惹不得了。连“八大王”都被洪贼打到着急忙慌的跑路,他们怎么可能自寻死路?
“大哥言之有理,此二处皆可为义军的落脚点,入川倒是不错,巴蜀富庶,而守军孱弱,面对义军,着实不堪一击。湖广腹地兵力空虚,额军也能纵横千里,令孙、洪二贼应接不暇。”
张献忠只是简要分析了一番,暂时没下最后的结论,他还要看看众人的选择,先不会表明态度。
“嗯!秉忠所言极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罗汝才这边是一个集团,必须征求所有首领的意见才行。
原来他麾下有三个小老弟,分别是“一丈青”、“小秦王”以及“一条龙”。
“一丈青”战死在郧县,“小秦王”被官军伏击,眼下身边就剩下了“一条龙”薛成才,兵力还只有不足五百。
均州那边的小五营心思不齐,王光恩与惠登相根本就没起事,来郧县汇合的只有王国宁、杨友贤、常国安三部人马。
在竹山、房县、保康、南漳一线的四人为“整十万”黑云祥、“扫地王”张一川、“混世王”武自强、“张胖子”张自秀。
这三个小集团合起来才算是罗汝才集团,现在南漳那边的情况不明,罗汝才还没有得到“张胖子”的任何消息。
刨去均州那批人,存活下来的诸部加起来就眼前这点人,为了自己的脸面,跟“八大王”说是一万,其实还不足七千。
当然,张献忠更会夸大其实,麾下一万兵马被说成两万多,想要避免被人看扁,义军之中也流行互相诓骗……
罗汝才与张献忠心里都明白对方是在吹嘘己部兵马,不过都心照不宣,自己清楚就行了,没必要说破。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迅速决定义军的取向,决计不能逗留在此地,若是被官军合围,那就遭殃了。
“入川!”
“……入川!”
“好!那便入川!”
罗汝才这边的首领都同意入川,湖广腹地多为平原,若是在平原上与官军作战,阵战打不过狗官兵的话,步卒就都要被对面马卒给掩杀干净,委实吃亏甚大。
与其这样,还不如翻山越岭,出敌不意,直接入川,攻入巴蜀,将川中钱粮劫掠一空,再北出陕茜,或是南下馈州,重新杀迴湖广也有可能。
明末黑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