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0章:国本之争(1 / 2)

加入书签

支持逆子的臣子占了六成以上,而“自己人”却只有差不多二十位而已,己方明显处于人数劣势。,

而且支持这个逆子的武将居多,也就意味着除了勇卫营之外,自己已经失去了对京城周边军队的控制。

没办法,出于无奈,崇祯只好以身试险,用天子的身份来警告与这逆子狼狈为奸的逆臣,谁敢对自己不恭,便是犯上作乱。

“臣等恭请陛下移驾南都!”

薛国观首先跪倒在地,带头劝退崇祯皇帝,有了这个作为投名状,只要自己的准女婿坐稳位置,往后自己的位置便稳如泰山了,自己也将成为太子的“老泰山”了。

“臣等恭请陛下移驾南都!”

“臣等恭请陛下移驾南都!”

“臣等恭请陛下移驾南都”

首辅这么一带头,其他选择投靠太子的臣子也纷纷跪倒在地,开始规劝皇帝,一时间皇极殿内反复回荡着“移驾南都”之声。

“尔等真是大逆不道!朕乃天子!岂容尔等胡作非为!尔等不知此举可是犯上作乱?”

崇祯万万没想到首辅薛国观能带着一群臣子对自己无礼,居然堂而皇之地要求自己移驾南都。

自己如若答应了眼前诸多逆臣之要求,跟被废黜了又有何区别?往后作为皇帝,还如何号令天下?

怎么自己昏迷了白天之后,如此多的朝臣便被这个逆子所蛊惑了?他们到底得到了甚子好处,会对逆子死心塌地?

“臣等支持殿下,便是稳固国本。陛下废黜太子,便是动瑶国本。臣等皆以为殿下之举措可中兴大明,还望陛下移驾南都自省过失!”

当年神宗皇帝欲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而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如今崇祯皇帝仍然打算这么干,那便是利令智昏了。

虽然与神宗皇帝出发点截然不同,但废长立幼之道万不可取,而且太子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皇子,甚至比皇帝本人还要厉害,这就更不能动瑶“国本”了。

薛国观请皇帝去南都自省过失,字里行间就是在指责崇祯的过错是非常严重的,其错误甚至比神宗皇帝的错误程度还要严重得多。

神宗那时候起码基本上算是国泰珉安,如今边关可是战臣武将与天下百姓的!没有文臣武将,朝廷政令如何推行?东虏与流寇又由谁来抵御?没有天下百姓,父皇吃甚子?喝甚子?不出一个月就饿死了!父皇执政十二年,非但没有不断总结自身过失,反而变得目空一切,眼里只有自己,愈发的独断专行。说句恭维话,父皇这昏君当的是越来越合格了!”

周皇后听了长子的一番话,本想开口调和,不过鉴于目前大殿上的紧张氛围,想想还是作罢了。自己的夫君的确与长子所描述的非常接近了,自己也只能逆来顺受了。

一旁观瞧战况的田贵妃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心里完全支持皇帝,却又害怕太子势力太大,得胜之后会打击报复她们母子,故而有些左右为难。

想来还是移驾南都比较好,等到了南都之后,即便陛下废黜其太子头衔,立五皇子为储君,他朱慈烺也鞭长莫及了。

只有袁贵妃是名副其实的旁观者,哪边取胜都对她来说没有多大威胁,不过今日的这般朝会也让她明白了争权夺利是何等的惨烈,即便是在父子之间也会毫不留情。

“放肆!你这混帐东西!朕将你养大,不是让你这逆子来羞辱朕的!天下就是朕的!臣子也是朕的!百姓更是朕的!朕如是说又何错之有?”

崇祯认为自己拥有大明的一切,任何人,包括这个逆子,都别想从他手里夺走哪怕其中的一部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