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2)
四月,右中郎将朱俊所率大军被颍川郡的黄巾渠帅波才击败,与左中郎将皇甫嵩退守长社县城,波才率大军围城。--*--更新快,无防盗上----*---
五月,骑都尉曹操率军营救长社,皇甫嵩以火攻破入贼阵,与前来营救的曹操两面夹击大败波才军,此役斩敌数万,波才溃败阳翟,城破被诛,自此颍川郡黄巾平定。
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在战场上斩杀渠帅张曼成,黄巾军另以赵弘为帅,占据宛城。
七月,巴郡张修以妖术为人治病,因病者家中需出五斗米,称五斗米师,见张角反汉,亦是蛊惑教众起义,占领汉中郡县,汉室未重视。
八月,皇甫嵩击败兖州黄巾渠帅,因董卓所部无法攻克张角,朝廷命其带兵北上围剿冀州黄巾,同月张角病死。
九月,各地汉军猛攻黄巾军,黄巾军已呈颓势。
十月,皇甫嵩于广宗县城击溃黄巾军,张角弟张梁战死,黄巾军被杀三万余人,跳河死者不计其数。
十一月,皇甫嵩大破张宝军,斩杀十余万黄巾军,张角弟张宝战死,冀州黄巾平定;同月朱俊攻破宛城,平定南阳郡黄巾。
韩庭坐在暖烘烘的屋里,看着韩馥从冀州前线寄回来的家书,心里唏嘘不已。
到了这时候,黄巾军的主力应该就被全部消灭了,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已经难成气候,最多也就打打游击。相信很快他爹就会跟着皇甫嵩的大军班师回朝。
他们一家在五月,颍川黄巾被平定的时候就从半山上的农庄搬了回来。
面对被抢掠一空的府邸,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家里重新修葺一新,还好提前转移了值钱的家当,这次黄巾之乱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太大。
这次起义声势太大,不少良民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依附到了各大世家豪强的家里请求保护,他们韩家也接收了几百户人家。
跟随这些百姓一同而来的,还有送进库房的整整三辆牛车的契书,家里的户籍一下多了这么多人,可把荀氏和管家陈伯给忙坏了。
韩青满十岁,已经可以做一些家里的杂事为荀氏分忧了,他分到的任务也简单,核对新添人口的户籍情况,就是耗费许多时间。
韩庭没了他哥哥陪着一起玩,一个人就闲得发慌,除了读书,其余时间就在家附近游荡。
望着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韩庭颇有兴致。---
人口一多,就要新建住房,韩府后边的庄子如今已经全部连成了一片,庄子里住的都是依附他们家的佃户农人,其中有个最大的院落,里面住的是韩家的护院。
韩庭粗略地看过家里的户籍簿,这些护院加在一起,竟达到了三百多人。
这股武装力量已经不完全算是护院了,用现在普遍的说法已经可以称为部曲、家兵。
这些武装力量只是没有公开说法,但是各个世家大族里,谁心里又不知道呢。
完全是一支私人的小型军队。
原本负责管着这些部曲家兵的叫牛朝露,四十多岁的年纪,以前在汉军里服过六七年的兵役,训练经验丰富。
但韩庭心里有更好的人选,那就是张郃。
这些部曲现在除了按照牛朝露的训练方法,也按照韩庭的要求进行每天的五公里越野,这只是前菜,还有很多训练内容没有落实。
韩庭现在就跟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希望他爹能把张郃带回来。
韩馥回来的时候已经下起了雪,伴随着男主人回家的还有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自然是他爹把张郃带回来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他爹因为在这次平叛中有功,升官了。
官名叫御史中丞。
对于汉朝官僚体系不太了解的韩庭一脸懵逼,他除了有“三公九卿”的概念,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名确实不太懂。
他爹给他们解释,御史中丞干的活是给皇帝递百官的折子,而且还有上书弹劾百官的权利。
嗯,相当于□□副书记。
御史中丞此时还有个外号叫“三独坐”。
三独坐就是尚书令,司隶校尉和御史中丞。
百官上朝的时候,地上都是铺着一大片席子的,这些官员脱了鞋子跪坐在上面进行朝会,只有这三个官员是独坐一席,以示天子优宠。
韩庭想不明白的是,他爹一不会拍马屁,二没有特别出彩的功绩,怎么就当上了御史中丞。
韩馥隐晦地提了提:现在三公之一的司徒是袁隗。
这一提他就明白了,他爹是袁氏门生,在朝中他爹也时常以门生故吏自居,袁氏是四世三公啊,在朝中的人脉和威信自然不用说。
一是世家,二是有功,三是袁氏门生。只是韩庭韩庭觉得这御史中丞可能人情的部分更多,他一向对他爹的才能没什么信心……
袁隗是袁绍的叔叔,不知道他爹和袁绍关系怎么样。
韩庭问道:“父亲,你跟袁本初关系咋样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