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第十四章【孤儿】
韩庭深知培养一名情报人员的不易,体能是必须的,或许还要会一些急救和简易处理伤口的方法,会看舆图,辨别方位和距离,伪装、隐匿行踪,而一些简单却隐秘的文书任务甚至可以交给女子。---
这样一来,牵涉面实在太广了一些,但老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个诸葛亮。
韩庭把想法和阿庆他们一说,很快就有了初步的结果。
先是在附近收留一些品性不甚恶劣或者可以纠正的孤儿,不论男女都可以。因着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不如先按照各自的特长来培养。有了老人带新人,以后培养起来似乎能简单一些。
倘若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间者培养机制,没有几年的功夫下来也是不行的。
好在老宅够大,搞起几间大通铺宿舍收留这些孤儿,住几百人也不是问题。
颖阴县城里城外的孤儿很多,而连年的灾荒和人祸造也成了卖儿卖女的常态。
如今最廉价的商品,是女人和孩子。
最卑微轻贱的,是活生生的人命。
但是收留孤儿来长久培养,都需要一笔不菲的钱财来支持。
韩庭未来想获得的东西,已经远远比哥哥韩青要多了。绕是家里大人疼爱他,他上面也有个哥哥需要考虑。
这样想来,韩庭不禁哑然失笑。
休闲的二世祖竟然是他哥,韩庭为了家里真是操碎了心。
等到韩青下了学回来,韩庭便匆匆抓了韩青的手拉进屋,将老宅修建宿舍和收留孤儿的计划告诉了韩青,并且询问了一番家里产业情况。
韩青已经对韩庭时不时来一下的新想法免疫了,他低头回忆了一番,说道:“这些想必问题不是很大,我现在已经帮着家里管账了,家里的产业虽多,但我刚刚想了下,我也不是全然了解。”
末了,韩青又补了一句:“弟弟这事,我觉得还需要跟母亲禀报一番。”
于是韩庭又拉着韩青来到荀氏的院子里,此时荀氏正在亲自修剪几株早茶花的花枝。
见两个儿子来了,荀氏顺手把剪子递给了婢女莫氏,又有一个婢女端了水来给她净手。
安静地做完这些,荀氏微笑招呼两兄弟坐下:“你两个现在跑过来,可有什么事情跟母亲说吗?”
韩青还没坐下便已经迫不及待地告诉了荀氏:“弟弟说,想要在老宅那边收留些孤儿回来。”
荀氏愣了一下,说道:“二郎准备收留多少孤儿?”
“四百人。---”韩庭报出了一个精准的数字。
荀氏有些吃惊,没想到韩庭要这么多人,这可比现在家里的仆人还多了两倍。
荀氏眼珠一转,看着韩庭说道:“四百个孤儿的衣食住行,加上老宅现在那些人,不算少。我们家有些产业,这点钱自然也不算什么,但往后他们大了,二郎以后准备安排他们做什么?”
韩庭蹭了蹭身侧坐着的韩青,说道:“一部分给哥哥,其余的人我留给自己,母亲也知道,这几年世道越发乱起来,除了现在家里那些部曲,我和哥哥也想要一批忠心的。外面招揽来的总是没有自己培养来得好。”
荀氏慈祥地看了看两兄弟:“二郎说得倒也在理,打小培养自然是好的,我家的小郎君也长大了。”
“阿庭还想问问母亲,我们家中都经营些什么产业?”韩庭见荀氏该是同意了,忍不住问起家里的产业来。
说靠韩馥的俸禄和庄园,他是打死也不信的。
荀氏眉眼含笑:“酒馆,布庄,药铺,茶庄,铁铺,贩盐。”
“盐铁不是只有朝廷才能卖吗?”
韩庭有些吃惊,按照固有的记忆,盐铁都该是朝廷专卖的东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盐田和矿山都是山泽所出,法律上这些都归于皇帝,朝廷专营理所应当。
“前朝孝武皇帝时自然是朝廷专卖,但孝和皇帝【1】时罢了盐铁之禁,朝廷的盐铁官只负责盐铁税收。我们家有两处盐田都在幽州,一处在渔阳,一处昌黎。矿山在并州的晋阳,家里有管事在那边管着生意,自盐场和矿山运出来的盐铁上税之后,再转运到冀州、并州、豫州等地贩卖。”荀氏细心地给韩庭解释,这些产业两个儿子以后都要接手,有个了解也好。
这下韩庭放心了,他可是家里有矿的男人。
韩庭此前还想着家里如果负担不了,他可以让老宅的匠人们搞点什么东西出来贩卖,这样一来韩庭倒是不急了。
韩庭感慨,有钱的感觉实在是好。
最近几天都是晴天,但颖阴县的城西一直是个阴暗的地方。
这里龙蛇混杂,不仅聚集着很多孤儿还有泼皮癞子和地头蛇。
孤儿们平日里主要替人跑腿为生,有时候也受地头蛇的指示干一些偷砸抢烧的事,这里每天都有悲惨的事情发生,大家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
今日城西来了一群挂刀佩剑的黑衣游侠儿,饶是一些胆子大的泼皮也不免暂避锋芒,他们深知,最不能招惹的就是重义轻生的游侠,而胆小的孤儿已经纷纷躲了起来。
一时间,破败的街上只余了不多数人,有不怕死的,也有饿的冻的走不动的。
衣着单薄的一个瘦弱少女靠在墙上,根本没有发现街上因为这群游侠的出现而发生的异常。
她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寒冷和饥饿正在蚕食她,此刻她思想疲乏,饿得前胸贴后背,待发现面前站了一个别着刀的少年,本能地想跑,但想来已经来不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