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2)
第二十四章【捡了便宜】
高家哥哥不忍将父亲随便掩埋,加上兄弟二人没有营生也是活不下去的,当下表态:“只要葬了父亲,小郎君府里再能赏口饭吃,我们两兄弟就是做牛做马也愿意。--*--更新快,无防盗上----*---”
老王头一听,这就算成了,便去柜台上取了契书。因为驵会通常不签死契,老王头询问韩庭要给兄弟两人签几年契。
韩庭表示你一个中间商都不赚差价了,现在跟着他的人都是忠心耿耿的,契书无非就是个法律上的约束,倒不是非有不可的东西。
兄弟两人异口同声说道:“这怎么行!”
韩庭坚持己见不签契书,兄弟二人已经是感激涕零了,连老王头也赞许不已。
走的时候,韩庭还是让潘凤强塞一千枚五铢钱给老王头,老王头摆出一副“你若硬塞,我便撞死”的模样,韩庭只得作罢。
几人出了门去,原本的计划是让两兄弟带他们在城里转转,但韩庭转念一想,他们应该急于去办丧事,不如让他们先去把事情办完,顺便让朱梁跟去代自己上一炷香。
韩庭一拍脑门,竟忘了问兄弟两人名字。
大哥答:“高览。”
弟弟答:“高胜。”
韩庭听完他们自报家门,连眼神也变了,亲切地拉着高览的手准备要一起去帮忙。
高览哎,东汉末年的河北名将,正史里头,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跟难兄难弟张郃一起投降了曹操,只是后来的记载就不详了,无法否认的是前期确实是个人物。而在演义里头,高览在罗贯中的安排下被赵云秒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倘若是同一个高览,韩庭相当于把“河北四亭柱”凑了一对了!
韩庭心想:这种武艺高强的牛人请再给他来一车。
虽然韩庭向来不太搞封建迷信,但他又无法解释自己穿越一说,加上古人千百年来流传下的殡葬礼仪一直都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在想要推行火葬先得看看老百姓手中的锄头硬不硬。
为着让高父早些入土为安,韩庭便带着两兄弟去找了位风水师用高父的生辰八字卜卜了一卦,又事无巨细地问了一些殡葬礼仪,于是安葬的时辰被定在后日的寅时。
几人忙活一顿后,天色也就不早了。韩庭让朱梁跟着他们一起回家,倒不是怕两人跑了,戚里是世家豪强住的地方,两个没人指引的平民在戚里是根本进不去的。--*--更新快,无防盗上----*---
挥别三人后,韩庭到了家门口正好碰见掐着饭点赶回来的韩馥,吃饭果然是他们家最重视的大事。
父子俩拉着手在豪宅里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正厅,然后一家人坐着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高升饭。
等大家都吃饱了,韩庭才问起他爹州牧府里的事情。
见荀氏和韩青也一脸憧憬,韩馥便兴冲冲地带着一家去了书房,说起今天干了什么政绩。
主要还是设立了州牧府的领导班子。
今天在城门口和韩庭说话的刘惠作为本地士人的代表,当即被封为了治中从事,职位相当于冀州的副州长。
韩馥记性好,其他一堆人名官职说来全不费力,韩庭倒是就记住了几个,譬如别驾从事田丰和闵纯,长史耿武,骑都尉沮授。
张郃仍旧任军司马,不过军权大大增加,现在是冀州军区的司令员。
本来州牧下属的官吏一般都称为从事假佐,但由于韩馥身兼前将军一职,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作为将军府里的官职,这些官职虽然和州府无关,只不过再开一个将军府显然比较麻烦,所以也一起安排在州牧府里办公了。
说到别部司马麴义的时候,韩庭已经翻出小本本,在袁绍、公孙瓒后面记上一笔。
麴义此人,早年和家人在凉州避难,成为当地大氏族后聚集了不少人作为自己的部曲,因为精通外族战法,被朝廷征召和羌人打过几次仗。战后被朝廷派到了冀州,现在手里头有一支两千多人的精锐私兵,就屯兵在邺城之外。
韩馥此时对本地事务还不太了解,一听麴义说话的口音,显然不是冀州本地的士族,所以随便许了个别部司马,兵还是麴义自己的兵,差不多也就挂个虚职而已。
韩庭却在那霍霍磨刀了,历史上就是麴义背叛了他爹,打败他爹后和袁绍一起逼迫韩馥让出州牧位置。为了厕所惨剧不至于上演,麴义这个定时/炸/弹得及早拆掉。
韩馥讲起州府这些事务就滔滔不绝,此时已经是口干舌燥了,喝茶的时候正看到韩庭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问道:“二郎今日做了什么?”
于是韩庭把白天驵会买人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且暗示他可能找到了一个牛人。
韩馥睥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我好几天没见你看书写字了,你从太/祖给你布置的功课做完没?”
说起读书,韩庭在做学问上还是比较认真的,很多书他看几遍就能背下来啦。就算平时再撒野,在荀绲家里也是不敢调皮捣蛋的,荀家家教严格,对他自然不会网开一面。
韩庭乖乖答道:“离开颖阴的时候,从太/祖给了我一卷《礼记》的学记篇让我读,说将来写信的时候会考校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