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 / 2)
第二十七章【重大发现】
韩庭先回了趟府里,让潘凤把他的马牵来。---他去年的时候就学会了骑马,只是荀氏怕他摔着,特地买了一匹温顺的小母马给他骑。
给小马儿喂了一把豆子后,韩庭翻身上马,带着一帮亲信骑马,坐牛车出了金明门。有家里的仆人带路,走了十几里地就到了韩家买下的邬堡那边。
荀氏给他买的这座邬堡建在一座地势险峻的半山上,远远看去就像一座隐在林荫里的大型城堡。
邬堡环以高墙,门上建有门楼,高墙的四个角筑有带射击孔的角楼,西边角楼边上还有个五层高的瞭望台。而邬堡外面是几片田地和果园,有一条小溪从东侧缓缓流过。
据仆人说,这邬堡以前的主人是凉州那边迁来的一个张家大氏族,前些年冀州黄巾攻打邺县的时候把邺城附近的邬堡庄园全给端了,张家人许是全被杀了。朝廷平息冀州的黄巾之后,这邬堡就给邺城里的一个豪强霸占了,前些日子低价卖给了他们家。
邬堡门口,老宅的一帮人正在将行李辎重往邬堡里面搬。
韩庭在一棵冠状的梨树下坐了下来,便让庄川去把鲁平喊过来。
待鲁平一过来,韩庭便拍了拍边上的草地,笑道:“坐。”
鲁平也不拘着,对着韩庭抱了抱拳就坐在一边,说道:“主人找我何事?”
韩庭把邺县的水网舆图递给鲁平,说道:“你看看这水网图,原先我打算春耕的时候再建水车的,眼下跟着你们来的流民不少,不如你带着他们把这活干了。以后天工坊也还需要不少人力,你也可以在里面挑些好的,以前不老嚷嚷着缺人吗,这回满足你了吧。”
鲁平是个行动派,他都憋了好几年了,当下便说道:“那行!”
鲁平看完水网图后,心里对水车放置的地方已经有了个大概。
他计算了一下工作量,大致把人员分为六组,一组人制作车轴,一组人制作木辐条,还有刮板、水斗和渡槽,剩下一组人就全部都安排去挖水渠,配件在邬堡外制作,做完运过去,就可以在河里组装起来了。
韩庭听完了鲁平的计划觉得这样也行,他还不知道愿意出钱的都是哪些世家豪强,没出钱的人他凭啥给人家免费灌溉。--*--更新快,无防盗上----*---
虽说水车以后都要在各郡县推广开来,不过那是以后的事,韩庭决定用这批流民里的一部分人搞个建筑队,以后指哪儿造到哪儿,谁给的钱多我就先给谁干!
走的时候,韩庭只带走了阿庆和潘凤,其他夜不收的人,还有高览高胜两兄弟被留在邬堡跟着训练,他现在还得忙着官学那边的事,真是一分钟也不能休息。
韩庭一回到城里就往官学跑,官学在州牧府西边,离金明门近的很,穿过一排稀疏的槐树林,就是官学所在。
应着韩庭的要求,官学正门口的右侧围起了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大广场,广场最里面筑起一座两层高台,以后的讲座、辩论、搞活动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高台前边还有几排固定的遮阳木榻,可以坐上几百人,皆时花钱入席的人可以享受到离台子最近的高规格待遇,后面的人就要自备交杌或者站着看了。
招生檄文发到各郡县也已经有一段日子,这些天便陆陆续续有求学的人到官学报道。官学门口的门房会一一登记学子们的年龄、籍贯、特长、读过的书等信息,以便到时候开学的时候给他们按学习进度分班。
没开学的这段时间,学子们就暂住在官学的宿舍里。学子们倒也不都是闲着,韩庭让人在官学门口贴了布告,城里头有不少抄书、写赋、取名的活,谁想勤工俭学只要到城里新设立的荀氏书斋去就好,目前也都是免收中介费的。
韩庭顺便视察了一下新设的女学校区,说是校区,其实统共也就三间大教室,后面连着女学的宿舍,整个女学校区单独开一门,平常和官学是隔绝的,并且禁止除了老夫子之外的男人进入教室。
不过眼下除了韩氏学堂的四十五个女学生(开学后升级为女先生),至今都还没有新生前来报名,可见对于广大的女性同志还没有宣传到位。
韩庭打算等开学了搞一波女学讲座,邀请城里的妇女参加,鼓动大家把家里的女儿都送过来读书,当今女性不能走仕途,所以女学专门针对女性朋友们开设了算数课、识字课、妇医课等等,先让大众接受女子入学的常态,其他教育内容可以斟酌慢慢加入。
韩庭溜达完一圈,天色也不早了,便带着阿庆和潘凤回家吃饭。
正巧在戚里门口碰到一个妇人,那妇人见韩庭长得可爱俊俏,颇有些他远游的儿子的模样,不禁对他莞尔一笑。
韩庭也礼貌地对着妇人微微施礼,示意她先进里门。
那妇人刚转过身就听韩庭喊了一句“夫人且慢!”。
妇人回过身来,有些疑惑:“小郎君可是叫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