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2)(1 / 1)
最开始是双独二胎,之后是单独二胎,等到全面二胎政策开放之后,作为妇产科医生的欢颜工作就更忙碌了。---
以前住院部的医生每人固定管理着5-6张病床,偶尔加病床,但是加病床的时候不多,即使加病床,所加的床位也不多,每个医生最多加1-2张病床,当然旺季的时候例外。
妇产科病人的旺季固定在每年的八月份。因为抱着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坚定信念,大人们自打孩子在娘胎起就开始为他们深谋远虑筹划起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无论时机到与没到,即便生拉硬拽,也要赶在九月一号之前把娃娃从娘胎里拉出来。不然要是晚个一天两天,那上学可就得比别的孩子晚上整整一年啦!
抱着这样的理念,很多怀孕三十七周以上但还没有发作的孕妇都赶在八月份住进医院要求医生提前帮她们把孩子剖出来,少数怀孕三十六周以上的孕妇也凑热闹似的想方设法住进医院来死活赖着求医生帮她们剖,因此每年的八月妇产科总是格外的忙碌。--*--更新快,无防盗上----*---
这还是以前,现在呢?现在科里的每个医生固定管着9-10张病床,虽然每个医生管理的床位增加了,但病床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待产孕妇的需求,于是走廊加床成了常态,没有加床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住院部如此,门诊也不例外。本来应该中午十二点下班的欢颜,这天忙到中午一点多才把病人看完。看完病人洗了手,欢颜直接去了医院食堂,在食堂胡乱扒了几口饭填饱肚子之后,欢颜转身去了住院部。
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是午休时间,但是住院部显然没有午休一说。经过护士站前台时,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正坐在那里,身边一男一女两个家属正提着大包小包站在她身后,从里间抱着床单被褥出来的护士对她说:“你过来,我先去给你铺床,现在没有床位,只能先住走廊啊!”
孕妇左手扶肚右手撑着桌面缓缓站起,嘴里嘀咕道:“没有床位啊?”语气中似有不满。
走在前面的护士停步回头温和一笑:“现在病人比较多,刚住进来的时候基本都没有床位,只能住走廊,但是我们每天都有病人出院,等病人出院有床位了我们会把你们转进去的。”
“走廊里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睡也睡不好,洗澡上厕所也不方便。”语气里带着一点撒娇的成分。
小心翼翼跟在孕妇后面的男人把右手拿着的包一起交到左手,抬手轻抚孕妇的后背,俯身轻言细语道:“别的医院现在也是这样的。”
护士心说其实住在房间里面也一样睡不着。这里基本都是三人间,住在里面的基本都是已经生了孩子的,想想一个房间住着三个奶娃三个产妇外加好几个陪床的家属,白天医生查房护士打针换药、家属伺候产妇的一日三餐甚至五餐六餐,外加迎来送往的亲朋好友,真是片刻也不得安宁。白天没法好好休息,那么晚上总可以吧?然而到了晚上,不说其他,光是家属们轮流在卫生间洗澡洗衣服这件事都要弄到夜里十一二点,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奶娃此起彼伏的哭声,总之一天里真正安静的时刻少之又少。当然这些护士是不可能说的。
“病房里都有卫生间,洗澡上厕所的话你们可以到就近的病房里去。”铺平床单,套好被罩,抬头扬手一拉床帘,确认床帘完好无损后再把它恢复原样,这才放下心来。
“去病房里用卫生间别人不会说吗?”孕妇问。
“放心吧,不会的,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他们会体谅的,而且住在里面的人都是从走廊里转进病房去的,所以更加能够体谅。”说着一弯腰,指着床下说,“脸盆水桶放里面,包包之类的东西可以搁在这上面。”床铺下面设计了两个可以置物的金属架,这设计真的很人性化。
“我先领你去见医生,家属可以先在这里把东西放好。对了,记住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