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嬷嬷,我们去谢姐姐家。”
“好的呀。”
方嬷嬷笑容满面,搭上阮棠的肩,将她搂在怀里爱抚。林氏最近转变很大,别人不知道内情,她却看得一清二楚,这一切全是阮棠的功劳。
自三月初三那日从秋千架上摔下来,她仿佛一夜长大,不仅主动亲近阮长生,还努力化解林氏夫妻的矛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家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阮棠感受到她的激动,柔柔道:“嬷嬷放心,阮家会越来越好的。”
“那是自然,小姐这么能干,公子又出息,阮家肯定会越来越兴旺。不过嬷嬷更想看到小姐嫁人,真不知谁家公子有这个福气娶到嬷嬷的乖囡囡。”
“乖囡囡”是江南土话,方嬷嬷祖籍扬州府,随林氏母亲从南直隶嫁到京城,又随林氏嫁到阮府,再带大阮棠,终生未嫁的她把林氏和阮棠视作全部,对她们的事比自己还上心。
阮棠不想谈这个话题,但也不想惹她伤心,便靠在她怀里撒娇道:“嬷嬷,人家才十五岁,连及笄礼都没行,要成亲也是哥哥在前。”
“是嬷嬷老糊涂了,”方嬷嬷恍然大悟,“公子已经二十了,是该张罗说亲了,要不外面的人又该嚼舌根了。”
阮棠用力点头,让漉月扶着她上了马车,几人直奔金鱼胡同谢府而去。阮长生被国子监祭酒谢邕救下后留在他府上养伤,如今案件告破,禁视令解除,阮家于情于理都要表示谢意。
到了谢府,下人将她们领到谢太太房中,方嬷嬷一张巧嘴哄得谢太太眉笑颜开,命人去请谢令仪前来相见。
阮棠忙站起来阻止:“不用麻烦了,侄女听说谢姐姐画技极好,想到她房中请教一二,就让小丫鬟带我过去吧。”
“你去吧,”谢太太也是腹有诗书的女子,对阮棠的性情谈吐颇为喜爱,说道,“她那是闹着玩儿,唬别人还行,唬你这个家学深厚的天仙妹妹,我看……够呛。”
众人被她说得哈哈大笑,阮棠也笑得捂起了嘴,她前世未曾与谢太太打过交道,不知道她是这么幽默和蔼的人。当下福了福身,回道:“古人云有其母必有其女,难怪侄女与谢姐姐一见如故,原来根儿在伯母这里啊。”
这话夸得忒有水平,谢太太笑得合不拢嘴,褪下腕上的赤金扭丝镯子,不由分说地戴在阮棠手上。
“伯母再好也不敢跟你娘比,她可是一教就教出了一双好儿女。”
这是连阮长生也一并夸了,阮棠心中暗喜,再次福身,带上漉月跟着小丫鬟出了门。三人行到后院一处名为“福胜堂”的宅子前停下来,里面曲径通幽,遍布盆景,阮棠看着看着就笑了。
小丫鬟惯会察言观色,知道自家太太喜爱阮棠,见她展颜便主动卖弄起来:“这里面的盆景是阮公子入主后才搬过来的,全是我家小姐亲手准备的。”
阮棠不住点头,沿着小路逐一观赏,石榴、真柏、杜鹃、枸杞、金雀、黄杨、松树、冬青……,皆是阮长生院子里常种之物,看得出来谢令仪对救命恩人十分上心,连他的喜好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再往前走,一座水榭挡住了去路,榭中两道身影并肩而立,偶有私语,阮棠以手抵唇,示意丫鬟们不要出声,她则提起裙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
原来,阮长生和谢令仪正对着园中的风景挥毫,一张宣纸一人一半,一边画山水,一边画新芽,二人下笔有神,间或微笑对视,默契堪比多年老友。
阮棠捂着唇偷笑,正待多欣赏一阵,小丫鬟没忍住轻咳出声,那二人同时回头,看见阮棠,又惊又羞,齐齐闹了个大红脸。
“妹……妹,你怎么来了?”阮长生耳尖绯红,眼光飘飘忽忽,不敢直视阮棠的眸子。
阮棠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不由玩性大起,叹道:“唉,亏我在家里为哥哥担忧,原来哥哥有了新妹妹,就不要我这个旧妹妹了。”
阮长生的耳尖更红,急忙说道:“妹妹误会了,我只是和谢小姐切磋下画艺。”
谢令仪也跟着解释:“阮妹妹,确实如此,你哥哥终日卧床,对身子恢复不利,我是遵医嘱邀请他出来转转。”
阮棠笑着摆摆手:“知道哥哥无恙我就放心了,你们继续“切磋”,我先回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