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造反成功的将军(14)(1 / 2)

加入书签

橫凌在下朝后召见了崔秉和范毅,接着便在勤政殿等崔尚书和范尚书。--*--更新快,无防盗上biqugexx.net-*--

崔尚书和范尚书来的很快,两人心知事情败露了。但皇上没有惊动他人,只是悄悄的把两人召进来,说明事情还有转机。两人既忐忑又庆幸的跪在了勤政殿里给橫凌行礼。

橫凌也不说话,只是把花费账簿扔在他们俩面前,让他们看账簿里画圆圈的地方。俩人越看越心惊,头也越来越低。

崔尚书忍不住大声祈求道:“求皇上恕罪,老臣鬼迷心窍了。”

橫凌原以为俩人会狡辩一阵,没成想崔尚书居然直接认罪了。崔尚书如此不经吓,范尚书独木难支,两人今日是必须做内应了。橫凌不露痕迹的笑了。

范尚书暗怪崔尚书认罪认得太早了,但此时多说无益,只得跟着跪倒在橫凌面前,祈求开恩。

崔尚书如此惊慌也是有理由的,相比一直安居于城内的范尚书,他为了筹办皇上的登基大典一直与城外的士兵接触,也就见识了被称为虎狼之师的镇西军士兵。

崔尚书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恐惧,他们每一个身上都带着噬人的血气。底下的士兵都如此可怖了,更何况作为他们领帅的齐云呢。

橫凌若是知道崔尚书是这样想的,说不定会向齐云道个歉,毕竟齐云说朝臣是懦夫和马屁精的时候,她还讽刺了齐云推卸责任。但现在堂堂一个尚书,被杀气一吓,就软弱至如此,不说风骨,就连骨气都没有。索性橫凌不知道崔尚书认罪如此之快的原因,只以为是新朝初立,大臣惶恐不安罢了,倒也省下了橫凌诸多嘲讽。

见两位大臣已经认罪,橫凌沉着声音道:“认罪倒是快,二位大臣不如和朕说道说道这贪下来的钱去哪了?”

两人都不回答,只是一再重复“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橫凌愤怒的拍了一下书桌,“爱卿不想和朕说,大概是想和牢房去说。”

崔秉见事情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只得坦诚道:“贪污的银子现在都还在礼部的库房里,皇上可派人去查看,只望皇上网开一面。”

范毅也跟着说:“臣贪污的银子在户部臣的书房内,皇上若是要看,臣立刻去取。”

橫凌嗤笑道:“两位爱卿可要考虑清楚,确实只贪污了这一次的银子?”

崔秉的头更低了,他当然不是只贪污了这一次,只是前朝的事,皇上也不愿意放过吗?

范毅比崔秉更紧张,他作为户部尚书,掌握着国库钱粮的进进出出,当初为了拿住其他人的把柄,他做了一个私密的账簿,来记录官员的贪污情况。---皇上若是要彻查贪污之事,他手里这个私密的账簿就是皇上第一个要拿的东西。范毅冷汗连连,这个账簿里记录了大半个朝廷,一旦交出,就是政局动荡。就算交出账簿保住了性命,昔日同僚也不会放过他的,他哪里还有命在。想到这,范毅越加感觉寒冷。

两人都沉默的跪伏在地上,怀揣着满心的忐忑与恐惧。

橫凌笑道:“怎么,以为不说朕就查不到你们的贪污证据。就算朕不查,你们也活不下去。这份登基大典的账簿就是你们贪污,有意破坏朕的登基大典,是他国派来的间谍的证据。两位爱卿焉能留有命在。”

两人心惊,仍不说话。

橫凌继续说:“朕知道前朝贪腐之气盛行,官官相护。你们觉得朕是个新皇帝,不敢动你们老臣,不敢清查朝堂。朕不是不敢,而是为了社稷百姓不动你们罢了,但你们不识好歹,逼得朕必须杀鸡儆猴。你们说,哪个大臣会为了你们两个他国间谍冒死上谏。”

崔尚书已经瘫软在地,但范尚书尚且还能稳住。范尚书自信自己手里握着账簿,就是握着朝臣的把柄。那些人出于自保也会把他救出去。

橫凌也能猜到两人的想法,“范尚书看来是有恃无恐了,让朕猜一猜,范尚书手里有什么会让朝臣投鼠忌器,力证范尚书清白。”

范毅白着一张脸,他还未曾被人逼到如此地步过。

橫凌故意的停顿了一下,“是范尚书的风骨让群臣折服,还是范尚书手里的账簿让群臣折服。范爱卿能否告诉朕啊?”

范毅心惊,皇上怎会知道我有一本私密账簿,我不能慌,说不定是诈我的。“臣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望皇上明鉴。”

橫凌咀嚼着一时二字,“看来范尚书只认这一次贪污了。”橫凌转向崔秉,“也许崔尚书很愿意说说他的贪污情况。愿意和大理寺说说,在前朝时,他是如何逃过范大人的耳目从户部取出银子的。”

崔秉猛然被点名,仍强自镇定的跪好,他无助的看了范毅一眼,张张口却没找出什么理由替范毅开脱。

橫凌的眼神愈发凌厉,杀气也愈发凝重,崔秉竟吓得流下了眼泪,诺诺说不出话。橫凌看了看崔秉,心中暗叹,这样软弱的性子也不知是如何爬上尚书的位置的。橫凌便收起了杀气,只是给与了他们一定的压力。

崔秉绞尽脑汁也没想出答案,只得推卸说:“这是臣手下的官员去办的,臣了解不多。”

橫凌笑道:“能瞒过范尚书,崔尚书手下倒是有个能人,不如告诉朕,让朕也能用上这个人。”

崔秉勉强的笑笑:“这个人已经离开京都了。”

橫凌又笑道:“崔大人把自己的心腹派出京城的做法,可不聪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