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6 章(1 / 2)

加入书签

中年妇人身形瘦矮, 嘴角下垂,颧骨凸出, 这在面相中是无福无禄过穷日子的面相。但她一身石榴红绸缎,头上金钗玉簪, 缠丝金镯子卡在手腕上, 挤出一圈肥腻的白肉。另一只手上拎一个竹篮, 里面一块烤羊肉,一坛桂花酒。这哪里有半点贫穷的影子。

“娃娃有没有事?”突然冲出一个人来, 宋微照惊出冷汗。急急停下马车看向雪稚。

雪稚回神,对他摇摇头。再回头去看, 中年妇人护着手里的篮子,骂骂咧咧跑走了。

那是原身的继母吴氏, 她没认出雪稚。

雪稚垂下眼帘。

···

照雪斋的名号彻底打响,直到秋闱前才热度冷却下来。这段时间,长安街尾很是热闹了一阵。

“小掌柜,今日怎么你一人来?”

“我哥有事晚些过来。”雪稚笑着跟王三娘打招呼,见她家小子在门口,递给他一个包子。

“谢谢小哥哥。”

开门进了铺子,雪稚把早点放在后院的炉子上热着,再把小黄拴好。坐在柜台后, 她心不在焉, 心里有些担心宋微照。

早上宋微照买了早点回来,两人在小院里吃着,还没吃两口, 小黄突然叫起来。两人抬头去看,门口站着侯府的管家,后面跟着几个护卫,说是侯爷请世子回府一趟。那管家还隐晦的朝雪稚看了一眼。

雪稚隐隐觉得跟她有关。

忽然门口吵闹起来,听声音好像是隔壁的王三娘跟人起了争执。雪稚出去一看,皱了眉。

铺子门口支摊子是有规矩的,有的人家租给别人,有的自家用,有的门口不摆摊子。摆摊子的小商贩也门清,哪里能摆,哪里不能摆。街尾这一块,铺面本就不大,基本都是自家用,少有几个是借给亲戚。所以都是熟人,鲜少有外来的小摊贩到这里来抢生意。

王三娘性子直爽泼辣,嫡支根深叶茂,她在大树底下生意不算多好,也不算差,但在长安街没人敢欺负。好家伙,一早上哪儿冒出来的泼妇敢跟她呛。

“收拾你的东西,哪儿来的滚哪儿去,第一回做生意啊?不知道长安街上不能随便摆摊儿。”

论起无赖,吴氏怕过谁,更何况又不是在王三娘家门口支摊子,她管哪门子闲事。吴氏非但不动,货摊上的铃铛晃荡起来,叮铃叮铃响。

“走过路过,看一看瞧一瞧啊,上好的香粉,一抹就变美。江南来的绣帕啊,便宜卖了。”

“哎呦喂,我说你这个无赖,听见没有,这地儿不是你的,人家一会儿要摆摊子的,你走不走你。”

王三娘上去扯吴氏,哪知吴氏人看起来又矮又瘦,力气却不小,用力一甩,反倒把王三娘甩一个趔趄。

幸好雪稚动作快扶住她,不然磕在门槛上,不流血,也鼓一个包。

“小掌柜,你快看看这人,忒不要脸,死皮赖脸在你家门口摆摊,。”王三娘扶着腰,气得脸发红。哪行都有哪行的规矩,坏了规矩是当他们好欺负呀。

不少人都围过来看,吴氏见状更不怕了,腰板挺得直了,一回头,这什么掌柜看着有点眼熟。

雪稚没想到又见吴氏,她作男装打扮,看样子吴氏还没认出她来。

雪稚淡淡道:“还请去别处,我家门口自己也要摆。”

吴氏舔着脸一笑,“你这不是还没摆吗,掌柜的可怜可怜我们穷苦人家,就指望这个过日子呢。我也不多待,赚十来个铜板就走,一天的口粮够了我就走。掌柜的是活菩萨,求您通融通融。”

说着她双手合十拜起来,跟刚才凶神恶煞判若两人。

围观的,有人觉得她挺可怜,还有人帮着她说:“出来讨生活的都不容易,要不小掌柜通融通融。”

雪稚未言,王三娘先气笑了,先指着帮腔的人道:“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看得告诉你家娘子去,天晓得你在外头通融谁了。”

“你别瞎说啊。”帮腔的那男子家里有个母老虎,一听便怂了,躲到后面去。

王三娘接着又讽刺吴氏,“看不出来,你还真能演啊,咋不去戏台子上唱戏去,成了角儿不比你摆货摊子赚钱,说不得给有钱的大老爷瞧上,飞上枝头就成姨娘了。”

围观的人群一阵哄笑。

有人善意提醒道:“照雪斋是定远侯府产业,你莫闹事,小心送你见官去。”

吴氏一听,原来是那个臭丫头府上的铺面,她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换上另一副面孔。

她挺了挺胸,得意道:“还真叫你说着了。我闺女就是定远侯府上世子的姨娘,我这也不算占别人的位子,是一家人。你们去打听打听,定远侯府上有没有一个叫雪稚的,那就是我闺女,宋世子特别宠她,要什么给什么。”

她说的有鼻子有眼,有名有姓的,王三娘看向雪稚。

雪稚冷下脸。

“我怎么不知道侯府有个叫雪稚的姨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