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为君之道(1 / 2)
“驾!”
官道上,两骑奔腾。
“上将军,我等难道直接投大梁而去么?”
郭旭跟在廉颇身旁,看着远方望不到边际的道路,出声询问。
“非也。”
廉颇摇了摇头。
廉颇、郭旭毕竟都乃赵人,此时两国尚在战时,若是能够随意在魏国通行,那也未免太不将魏国放在眼中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假如两人没有别人引荐,恐怕尚未抵达大梁,就已经被县中小吏擒获,成为阶下囚矣。
对于此事,廉颇却早有筹谋。
当初释放阴安守将魏礼之时,廉颇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会有用得到魏礼的地方。
魏礼虽然失了阴安,却由于出身魏国宗室,倒也不至于被治罪。
相反,魏王闲置公子无忌之事,已经在魏国大失人心,若不能争取到魏国宗室的支持,恐怕王位也难以持久。
魏礼身份特殊,在宗室中受到许多族老爱护,更兼与公子无忌有些关系。
魏王让魏礼守阴安,也未尝没有稳定宗室人心的缘故。
阴安虽然重要,然而相比起宗室的支持,终究还是差了许多,魏王自然知道取舍。
廉颇当初俘获魏礼的时候,对于魏礼身份,就已经调查的十分清楚。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廉颇才会对魏礼这个败军之将礼遇有加。
像这种身份高贵的宗室之人,哪怕廉颇一时半会儿用不到,放下身段结个善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结出一个好果。
很显然,廉颇那步棋走对了。
不要以为,廉颇真是什么都不懂的武夫,面对赵偃的逼迫没有丝毫应对之策。
事实上,就在乐乘领兵过来duó quán之时,廉颇就隐约感觉到,自己恐怕在赵国没有了容身之地。
乐乘败走的第二天,廉颇就秘密派人前去面见魏礼,隐晦的表达出想要投奔魏国之意。
魏礼的回复,也让廉颇心安。
魏礼向廉颇保证,只要廉颇愿意投奔魏国,魏礼愿意在魏王面前极力举荐。
想必以魏礼的身份,再加上廉颇本身的才能以及名望,想要获得高官爵位并不算难。
当然,廉颇私下做出的这些事情,哪怕身为心腹爱将的郭旭,也并不知晓。
“魏礼将军被释放以后,并未返回大梁,反而在顿丘设防。”
“此番,我二人就是前去投靠魏礼将军。”
郭旭闻言,却是有些忧虑的说道:“魏礼所守阴安,正是被上将军攻克,此时走投无路前去投奔魏礼,难保对方不会落井下石啊。”
廉颇早就知道结果,当即信心满满的说道:“吾虽与魏礼交流不多,却亦知此人颇为仰慕公子无忌,绝非心胸狭隘之辈。”
“今吾等走投无路前去投靠,若对象乃公子无忌,彼必然热情招待。”
“魏礼既然仰慕公子无忌,自会效仿公子无忌所作所为,热情接纳吾等,汝不必担心。”
郭旭闻言,当即沉默不语。
他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挂念位于邯郸的家眷,又对未知的前途感到迷茫。
两者相比较,后者更让郭旭无助。
他虽然挂念位于邯郸的亲人,却也并不十分担心,料想赵偃只是为了duó quán,并不会斩尽杀绝,出手对付两人家眷。
他们离开赵国,家眷虽然并不好过,却反而会非常安全。
“小心,前面有人。”
就在郭旭心思杂乱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廉颇的声音,当即下意识放缓了战马的速度,打起精神朝着前面看去。
“吁!”
两骑往前冲了二十几米,齐齐停了下来。
廉颇看着前面全副武装,且堵住了去路的众多黑衣人,不由脸色微变。
“尔等何人,为何拦住我等去路!”
廉颇手握剑柄,对着前面那些黑衣人厉声质问。
“拜见上将军!”
就在廉颇严阵以待的时候,对面二十几人忽然齐齐跪伏于地,呐喊出声。
廉颇与郭旭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惊讶。
“吾等奉平岐君之命,特意在此等待上将军,接应上将军前往申岐之地!”
好似看出了两人心中所想,为首那名黑衣人朗声说道。
廉颇闻言,不由心中大惊。
“我刚刚挂印亡奔入魏,公子嘉怎会知晓此事,且提前派人在此地接应?”
想到这里,廉颇警惕之心更浓。
“不瞒上将军,平岐君知晓先王驾崩的消息以后,就猜到太子会对上将军下手。”
“以上将军性格,肯定不会逆来顺受,返回邯郸任由摆布。”
“前不久,乐乘南下duó quán却仓皇而走之事,平岐君已然得到消息,知晓此事不会善了。”
“平岐君知上将军不会起兵反叛,却也不会坐以待毙。”
“故平岐君大胆猜测,上将军极有可能会南下入魏,故我等才能在此地等到上将军。”
廉颇得知前因后果,这才恍然大悟。
紧接着,廉颇也对赵嘉的情报系统,感到了极度震惊。
赵嘉远在申岐之地,却能对赵、魏边境之事,了解的如此详细。
且还能从蛛丝马迹中,判断出廉颇准备前往顿丘,故此才会提前派人,在阴安前往顿丘的必经之路上接应。
“公子,终非池中之物啊。”
他跳下战马,脸上满是唏嘘。
廉颇没有想到,昔日对兵法一窍不通的孩童,如今居然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远在千里之外,都能料到此地发生的事情。
真要让这样的人物执掌赵国,赵嘉绝对会成为一代雄主。
“哎,若由公子嘉继承王位,该多好啊。”
廉颇暗自感叹,却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
不过很快,廉颇就收敛了心思,走到那些黑衣人身旁,将他们一一扶了起来。
“公子心意,老夫领了。”
“老夫若想投奔申岐之地,恐怕已经直接前往,又何须汝等前来此地相迎?”
“尔等回禀公子嘉,就说老夫不愿加深公子与太子之间矛盾,故不能前往申岐之地。”
“尔等返回以后,替老夫带话给公子嘉:此番老夫失势,朝中无人为公子嘉说话,恐有奸佞从中作梗,还望公子多加小心!”
廉颇语气十分坚决,显然是说到做到之人。
他非常清楚,自己若是跑去申岐之地,肯定会引起赵偃猜忌,那时恐怕连申岐之地都难以保全。
王权,代表着至高无上,有时候仅仅是一封诏,就能让手握重兵的将领俯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