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手段(1 / 2)
该来的总会来。
王皇后听完李嗣升单独和她说的话, 心里冒出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大收, 不必为我担心, 照顾好你十七弟。”王皇后说。
李嗣升的眉头皱得死紧,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到达东都之后,李馥很快跟随大部队将自己的东西安置好。
她将扣儿找来,和对方说了说王皇后和武惠妃的事,让她赶紧去和奚太监接头。别人在东都兴许不是主场, 但是她作为横跨两京的boss级人物,在这里也不是没有底牌的。
在东都的头一段时间,一切都风平浪静。
前朝的政事很多,第一期洛阳改建工程还在继续,主持此事的是李朝隐和将作监一干人等。商盟扩张的第一步也已经来到了洛阳,正好上门和李朝隐以及李元纮接触,在这件事上和朝廷的脚步配合得很好。
除此之外,朝廷还在计划向南面派出人马,进行括隐, 也就是搜括隐户、逃户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要将没被朝廷户籍系统掌握的人口重新搜括起来, 是和世家豪门对着干的大事。
这个提议是由一个不起眼的监察御史提出的,李馥听说之后,就知道这位监察御史八成和当年急于出头的李林甫一样,是想借此在皇帝面前留下印象。虽然动机不纯,但这件事本身却是件加强中央对地方上掌控、让朝廷能直接向农民征税、而不必在大小地主中间转几道手的大好事。所以, 李馥在思考之后,便和已经在这里设点的黑水联系上,让他们转告商盟,可以提前和这位监察御史联络。他们在向基层延伸的目的上,同样可以互相帮助。
同时,李馥还让黑水转告在西京的卢齐物,让他们做好准备,如果朝廷的括隐正式开始,他们道门,也可以和商盟一起,将道医和小剧团的模式向南面推广。他们不是已经和一部分道友联系过了么?那么正好,在这个百姓普遍愚昧的时代,用道士来破除封建迷信,以及推广教育、医学、农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商盟和道门同时出动,想必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那位急于立功的监察御史,在括隐的过程中,使用什么过激的手段。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南面的延伸有括隐,而向北的发展就是下一期的基建,李馥人在洛阳,却能感到一张大网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不知不觉,自己竟然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大boss!
等到宫中关于过年的准备已经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李馥终于发现了武惠妃启动她的计划的端倪。
“……果然,是打算用宫里夭折的皇子皇女太多了这个由头是吗?”李馥问扣儿,扣儿对她点头,补充道:“元月内有几次宫宴,到时候几位亲王以及亲王妃、郡王和郡主都会在场。剩下的事情都是婢子的推测,但是绛华殿的人,确实已经在试着收买一些东都的宫人,让他们出头说中宫的不对。”
明白了,对照宁王伯父以及几位叔父家儿女的例子,以及十八弟在宫外活蹦乱跳的事实,武惠妃打算将她爹的怀疑引到宫中皇子皇女“不正常”的夭折比例上。
李馥倒是知道,历朝历代,皇帝的儿女就是死得更快一点,这当然和争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大明宫里,她暂时能够确定,皇后并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恰恰相反,她一直在全力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同样,她也一直在严防死守,不让妃嫔在争宠时,有将对手往死里整的可能。
行了,这样一来,武惠妃非要在东都动手的原因也明白了,如果皇后当真有不慈的举动,这里的宫人因为不是皇后的“私人”,所以更有理由检举揭发皇后的异常。
武惠妃的计划,还是和她这个人一样,直
白得可怕。
又或者说,只要抓住了圣人的心,再直白、再简陋的计划,她都有必胜的信心。
“有人答应给她作证了?”李馥又问。
扣儿点头,“对,奚常侍已经知道是哪些人,但是他不肯告诉婢子,还让婢子转告公主,叫公主不要掺和到类似的事情里,小心引火烧身。”
嘿,这老太监,终于不那么任劳任怨了?
看来,这老太监真是很有斗争经验,这种和风头正盛的宠妃对着干的事,他是万分警惕的。
明明更夸张的事他都兜住了,噫!
“……让人给三哥带话,不,还是我亲自跑一趟,上次让他警告殿下,也不知道他们谈得怎么样了。”李馥对扣儿说。
李馥带着扣儿和豆卢姑姑,很快来到了王皇后所在的仪鸾殿。
李馥知道,她三哥一定已经和王皇后谈过,但她看着还是那么淡淡的,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
李馥没有暴露自己才是三哥信息的来源这件事,她只是和往常一样,向王皇后笑眯眯地打过招呼,再提出要和三哥说说话,也顺便看看十七弟。王皇后很快同意了她的要求,让陆尚仪带她来到后殿,见到了李嗣升和满地乱跑的皇十七子。
“……你看,事情就是这样。”李馥和李嗣升说完武惠妃的计划,就看见李嗣升一脸认命的表情。
李馥:“怎么?上次和殿下谈得不顺利?”
李嗣升面无表情地点头,他明明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做很多事,但他现在才发现,在转移别人的意志上,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李馥啧了一声,她反而不是很意外,在让李嗣升和皇后说这件事的时候,她就料到皇后可能又是这个反应。
怎么说,在几次见识过皇后的头铁之后,李馥现在已经能基本把握皇后的思路了。
武惠妃打算给王皇后泼这样一盆脏水,她既然问心无愧,那八成就会当场正面刚回去。
李馥想了想她爹好面子的性格,觉得武惠妃可能会在宫宴上说两句意有所指的话,但是正式指出对王皇后的攻击,还是会在私下里和她爹单独说。
宫中幼儿更高的夭折比例、她自己几次失去孩子的事实、再加上收买的证人。武惠妃一定会保证皇帝深信不疑,才会让他去和王皇后对质。等到那个时候,他就是去兴师问罪,而非倾听解释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王皇后面对这样的指控,只会和皇帝针锋相对,而皇帝再被皇后一激,就更容易下达过激的命令。
而另一种情况,如果她爹看上去还没有完全相信,那么武惠妃则一定会反过来拦住她爹,不让他的这一怀疑有被皇后当场打消的机会。这样一来,表面上,武惠妃还是在为皇后说话,但实际上,她却将这个怀疑更长久地种在了皇帝心里,等到日后再有机会的时候,武惠妃再用别的事引发这个炸弹,到时候,皇帝的成见根深蒂固,同样,王皇后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
就这样,李馥完整推演了一遍武惠妃的计划,发现她的计划简单归简单,但是一点都不粗暴。
对方的计划如此周全,而王皇后这边,又是一副听天由命,或者说是破罐破摔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