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楔子(1 / 1)

加入书签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更新快,无防盗上----*--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身世:

我七岁那年,被一位名叫落华的数学老师从孤儿院里领养。因为养父特别喜欢《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所以他给我取名“落秋水”。

养父:

我养父本是湖南岳阳人,生于美丽传奇的洞庭湖畔。但为了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他来到了北京。结果,他没有活得更好,反而活得更糟。他在北京工作了二十年,从一个少北漂,变成一个老北漂。----更新快,无防盗上----*--由于一直没钱没户口,所以始终没房没媳妇儿。他在四十岁生日那年,从孤儿院里领养了我。

死亡:

在我们一起生活的第十个年头、在我十七岁生日那天,我养父去世了。临终前,他对我说,十年来,他从未放弃寻找我的亲生父母,如果有消息,孤儿院会联系我。

消息:

高考前夜,孤儿院给我来了一个电话,说是有一对海归夫妻联系上了他们,可能是我的亲生父母,让我明天下午两点去孤儿院,双方确认一下。第二天,我考完了上午的语文,连午饭都没吃,早早地就到了孤儿院的门口。当时正是午休时间,我没有进去打扰。为了缓解认亲前的焦虑,我就走进了旁边的博物馆。

铜镜: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物理展厅。红毯尽头的台上,一个身穿灰色西服、戴着厚厚眼镜、留着凌乱发型的中年男性正在手舞足蹈、吐沫横飞地讲着“平行时空”:“平行时空,也叫平行宇宙、多重宇宙论。根据这种理论,在人类的宇宙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而这些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状态的一种反应。这些宇宙的基本物理常数可能和人类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恨屋及乌。我对物理没有兴趣,对平行时空以及讲它的人,也没有兴趣。我继续向前走,这次迎面而来的是古代中国展厅,展厅中央立着一个豪华的展柜,里面放着一面残缺不全的铜镜。我还没进去就深深地被它给吸引了,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铜镜前的玻璃上贴着一张纸,上面是三个大字:玉清镜;下面是一行小字:凌先生捐赠。我看向那面铜镜,昏暗的灯光下,依稀可见镜面纹络:边缘是突然断裂的云纹,围绕着几片不知名的花瓣。我再要仔细看时,只见锈迹斑斑的镜面上突然射出一道白光,我眼睛一盲,耳朵一鸣,只听见一个男子的声音,恰似清风自远古飘忽而至:“扶胥,到我这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