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坛场争锋(1 / 2)

加入书签

“如此正好, 我等正要入宫倒换通关文牒,你们且等一等。”

陆聆儿点点头, 就叫那群禁军在外等着, 刚刚纱悟静一展身手,实在是震慑住了他们,这些凡人不敢不从,只得在外等着。

纱悟静叹息道:“二师兄也不知又做了什么荒唐之事,真是麻烦。”

“不管他,见了那皇帝, 自有分晓。”陆聆儿走至屋后,又吩咐敖玉在此看守行李, 让纱悟静和唐三藏能做好准备。

不多时,纱悟静梳洗完毕时, 唐三藏也已经换上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 把通关文牒揣入怀中, 便与陆聆儿,纱悟静随那禁军统领往皇宫去了。

径到宫前, 黄门官进内通禀,不多时回来通报,却教禁军统领带这一行取经人众, 不必入大殿, 前往坛场见驾便了。

“说是坛场,说不定还能架设刑场,来者不善啊。”

听到陆聆儿这般感叹, 又发觉那些个甲兵也挨得近了些,纱悟静做好了准备,若是事有不逮,打出来便是,也不管他什么妖魔鬼怪,凡人之身了。

却说绕了一圈,到了五凤楼前,那车迟国王在楼上安座,多官摆驾,三个国师则在一旁陪坐,显是地位远高于其他官僚。

要说这三个道士,虽然长得各有特色,却也都是各自类型之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第一个身材高大,豹头环眼高鼻梁,飞眉入鬓似火燎,身披虎皮缝制的道袍,虽然拈着道诀,却是孔武有力,倒是更像个威猛无匹的武将。

第二个身长八尺,麦色面皮,身材精悍,浓眉大眼,乃是个相貌堂堂之人,手持一支鹿角杖,并不娇柔,十分英武。

第三个就比较厉害了,一个字形容,白,其人并不高大,却生得风流韵致,一袭白锦衣,一双桃花目,似含秋水,荡漾晶莹,手中一支拂尘,白玉为柄,白丝胜雪。总的来说这人和敖玉甚是相似,只是少了些英挺,多谢了柔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