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2 / 2)
萧梧赶忙起身朝楚钰作揖,言道:“多谢太子大恩。”
“九王子何必多礼。”
“活命之恩,当然要谢。”萧梧并未直起腰来。
楚钰却已起身要走,又在门口停下,转过身来,问道:“景国王室一向奉行君子之道,九王子此举,就不怕招天下唾弃?”
萧梧已直起身,脸上没有丝毫笑意,只是望着楚钰,淡淡地道:“莫说景国王室,便是平康城里的百姓,也不知道什么是饥寒之苦。”
似乎是明白了什么,楚钰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直至脚步声消失,萧梧才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里。苓娘不知何时进了包厢,拿着手绢替萧梧擦了擦额间的汗水。
“他走了,你好好歇会儿,我让后厨做两个菜。”
萧梧摆了摆手,笑道:“就知道苓娘你疼我,可我还要去找郑将军呢。”
不顾苓娘的挽留,萧梧站起身来,轻轻咳嗽了两声,走出包厢。苓娘望着萧梧的背影,叹了口气,耳根处微微的红意渐渐褪去。
平康城外,楚钰回到军营,独自在帐中看着平康城的军事守备图,一身戎装衬得他更加不凡。帐中寂静,郭允却带着两坛子酒闯进帐来。
“我在糟老头子那儿发现的。”郭允邀功似的在楚钰面前晃了晃酒坛子。
楚钰接过郭允手中的酒坛,坐下,道:“你又去偷吴老将军的酒。”
“明明是他小气,私藏。”郭允已经拍开了酒坛上的蜡封,“你今天进城去,不是鸿门宴?”
“他是来投诚的。”不顾郭允脸上的惊讶,楚钰径自说了下去,“后日巳时一刻进城。”
“你不怕有诈?”郭允喝了一口酒,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
“虽然有些说不通,但是……平之,若是我信他不会骗我,你是不是觉得我疯了?”楚钰也早已拍开了酒坛上的蜡封,轻描淡写地说道。
“一向听说那个九王子,不学无术,没半点儿气度。”郭允思索着,“看来他真是贪生怕死了。”
“他的确贪生,却绝不是个草包。”楚钰笑着,“我敢说,他是个胸怀天下的人。”
郭允惊讶地看向楚钰,那眼神仿佛是在说——你是什么时候瞎的。
楚钰大笑起来,仰头喝了一口酒。
二更更鼓已敲过,景国王宫的延福殿中,四壁镶着拳头般大小的夜明珠,地龙也烧得暖极了,舞姬们依旧可以穿着那薄如蝉翼的霓裳,随着丝竹管乐变幻着景国盛世时的舞姿。景国国君萧起与他的宠妃美嫔,沉溺在虚幻的太平声里,城外的承国兵马仿佛并不存在。
琵琶声从延福殿传出,几乎要响彻整个王宫,连角落里萧梧居住的那个冷清庭院,也能似有似无地闻见琵琶声。萧梧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合着琵琶的节奏,脸上却是一派淡然,竟褪去了白日里的俗气。夜风从窗户灌进来,萧梧不住地咳嗽几声,起身去关窗。
萧梧到了窗前,却又停住,只是望着天上的一弯明月,喃喃地道了一句:“母妃,外公,舅舅,你们都看着的吧?不要怪我。”
而后,萧梧关上窗户,揽了揽披在身上的锦裘,往床边走去。
翌日,平康城中依旧行人稀少,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生怕承国的兵马在下一刻就闯了进来。执金卫倒是照惯例在街面上巡逻,似乎并无异常,当然,只有执金卫中几个重要角色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事儿不算大,毕竟不会有谁流血牺牲,可也绝不能说小,毕竟是江山易主,亡国之恨。是以,郑将军此刻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下承国军队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沉默着,而后又转头看着一旁那个三大五粗的汉子。
“都记住了吗?”郑将军的声音里,确乎有些哽咽。
汉子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郑将军的面色更是凝重了。
“郑将军虽然答应了,但肯定是怨我的。”萧梧吃着苓娘准备的糕点,闲谈着,“不过,也不差他一个人恨我了,谁叫我打小就招人恨呢。”
“你总是这样。”苓娘一边将茶递到萧梧手中,一边叹息似的说道。
“苓娘,你何苦替我伤神,我这不还有你吗?”萧梧喝着茶,笑着。
“你这张嘴呀,连承国太子都说动了,我又怎么辩得过你。”苓娘脸上又带出一丝忧虑,“不过,那个承国太子,看起来也是个极有城府的,信得过吗?”
萧梧放下手中的糕点,亦不再笑,望着远处,眼里竟带着一种奇特的坚定,说道:“我信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