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六三章 枯燥(1 / 2)

加入书签

回忆此前的会面,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的诘问,切中要害,提醒自己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绕不开的迷惑<bbsp; 与外表一成不变、至多缓慢衰老的同类相比,生化仿真人的外表,还可随时更新。

事实上,今天侍候在旁的alice、sara,是否还是一开始的模样,显然不会,这种新鲜感也是阿达民的专属福利。

可即便如此,不论面对的外表如何变,过程本身,却都一样。

多少年后的今天,在西历1506年的某个夜晚,照例进行过互动,潮水退去,躺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上,回味刚才的经历,那种不太明显、却挥之不去的腻味感涌上心头,令阿达民再度感到一丝怅然。

任凭怎样开心的事,反复的做,时间长了任谁都会厌倦。

喜新厌旧,大概是这样的情绪,这看似由主观意志所决定的特质,其实还是源于演化的塑造,没有这种特质,大概,人类到今天还会一直住在树上。

对生命短暂的普通人,一辈子,只是转瞬间的事,大千世界有太多新奇未曾体验,除非身患抑郁症,否则,普通人的一生,都会在未知与新奇中度过,即便很多人沉湎于日复一日的单调乏味,也还是有新闻等外界的讯息,作为调剂。

但是对一个拥有无限长生命的人,永不下车,则意味着彻底的习以为常。

生活,无论怎样精彩,又是怎样多变,迄今为止,人类的一切活动仍局限于小小的蓝色盖亚。

在可预见的未来,除非获得超空间跃迁、黑洞穿越、高维跳跃等匪夷所思的技术,人类,恐怕很难迈出广阔的太阳系,更难以探索广袤的银河,至于银河系之外的无尽宇宙,极大概率永远也无法穷尽。

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但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而无法有任何承诺。

这边也意味着,对一个拥有漫长生命,甚至于永不下车的人而言,活着,迟早会进入所谓“无限循环”

从日常生活到重大时刻的所有,迟早都会再现,继而,再现一遍又一遍。

这情形,对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简直是太可怕。

人生,短暂的几十年,绝大多数人都无从亲历文明的一切,与群体中极少数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的生活迥异,在旧时代的金字塔形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既单调,又枯燥,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折磨,这绝非是耸人听闻。

即便如此,绝大多数人的一生,要多少寻得新意,却并不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