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63.
咒纸指向内廷,而明光入宫去,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心力。
他到京时,京中正滞留着一个戏班,是从清河郡一带北上演出,今年太子十岁生辰宴上,钦点了这支名扬四海的小梨园唱戏。
好巧不巧的是,戏班里的乐师经不住长途跋涉,到蓟都的这一日,犯起水土不服来,整日只能卧病在床,缠绵病榻。
戏班只好在城中招聘能抚琴的乐师,天下会抚琴的千万,但要是能三日之内记住琴谱的。
开玩笑,太子生辰乃是国宴,给他们一百个脑袋,也不敢出半点差池。
他们等来了一个笑眼潋滟的公子,这公子年纪轻轻,十指莹白,班主抱着试探的态度道:“你会弹什么?”
明光要来一张琴,很谦虚的说:“都好,请先弹一遍与我听。”
“……”
班主死马当作活马医,果然请那半死不活的乐师弹了一小截,这截乐章中,戏里痴男怨女再相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明光听罢,指尖翻飞,一模一样的弹出这章来,其学之像,连那乐师体力不支而出错的几处都没有漏下。
班主瞠目结舌,忙问他银两怎么算。
明光道:“不用银两,带我入宫就好。”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班主大喜过望,当即请明光随戏班住下,又花了数晚磨合,明光在台下抚琴,台上咿咿呀呀戏腔不绝,离入宫时候近了,竟也能登台演出而不露馅。
班主拿他当宝贝供着,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油腻之状,众人见之恶寒。
很快戏班入宫,明光和班主坐在同一辆马车上,摇摇晃晃,昏昏沉沉。
突然一阵微光射入,班主打开车帘,指着一处道:“咱们如今这是在南内苑,这里在百年之前,嘛,也就是前朝时候,曾设立一座教坊,作为朝廷官署,你看这雕梁画栋,曾都是教坊所属。”
明光顺着他手指看去,出人意外地平静:“是啊。”
班主不见意料之中的惊呼,不满地追问道:“你可知道那教坊何名?”
“菩萨蛮。”
班主不死心:“坊中有一个花名京墨的,她以一己之力,窃读了当时三王爷意图谋反的雅称‘清君侧’的文书,当时皇帝震怒,三王爷党人被连根拔起。那个京墨,传闻是三王爷的侍妾,教坊里最后一代女菩萨呢!”
错了。都错了。
明光垂下眼:“京墨本姓邱,父亲官至礼部侍郎,她是邱家,最后一个女儿。”
班主不在意的挥手:“得得得。”
宫中一个刘姓嬷嬷接待了戏班子,替他们在南苑安顿下来,耳提面命了许多警醒事项,宫里的嬷嬷不像外头传的火高焰大,反而语笑晏晏,左右逢源。
把小梨园上下哄的服服帖帖的,才告退离去。
等到贺宴那日,明光抱着琴坐在台侧不起眼的地方,仍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明光看见远处席上簇拥着的一人,年纪不大,身子却拔的很高,顶着朝冠,冠前缀舍林饰东珠,气派非常,不住地站起身,朝上位的皇帝、皇后敬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