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1 / 2)

加入书签

既然皇帝都没意见了,新科进士自然也只能同意,不能说大皇子难为人吧。毕竟这要是说出来只能让人嘲笑自己的学识不够。</p>

“今晚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办的,那第一个就由状元郎开始吧。”文帝开口道。</p>

方远山闻言站出来,躬身作辑道:“微臣献丑了。”</p>

他思考片刻,拿起桌上的毛笔,一旁有小侍磨墨,他提笔写字,动作间行云流水,看上去很是端方雅正。</p>

见他停了笔,不少人翘首以盼,对状元郎作的诗很是好奇。虽然状元郎不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但他们对有才华之人也是很赞赏的。</p>

毕竟不是谁都能考中状元的。</p>

一旁的太监问候示意思,见方远山点头,小心翼翼的接过宣纸,走到中央朗声道:</p>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p>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p>

此诗一出,在场的人看着方远山很是惊讶,短短时间内做出如此佳作,果真不愧是状元郎。即使有对方远山获得状元不服的新科进士此时也心服口服。</p>

“不错。”文帝点点头,他点的状元郎文采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浪得虚名。</p>

“谢陛下。”方远山笑着领赏,能的皇帝一个好字也就代表在皇帝那里挂了号,日后方远山办事的时候就没有人敢下绊子了,说不定哪一天陛下又突然想状元郎来了。</p>

“朕记得榜眼是江爱卿的长子吧。”文帝看着风姿卓越的江宥霖,心里有点可惜。要是能尚他的公主多好。</p>

刑部尚书江海不慌不忙的站出来作辑道:“回陛下,此子是微臣嫡长子。”说完江海老神在在的站着,面上看不出神情。</p>

“不错,看看吧。”文帝没说什么,但对江海的态度很是满意,就算驸马没有实权但也不是谁都可以嫌弃的。</p>

想和江家做亲家的大臣看皇帝脸色,知道陛下这是没有想尚公主的意思,心里松了口气。</p>

再看看江尚书脸色不改,心里更是佩服。</p>

虽然知道尚公主对世家来说可有可无,尤其对江家来说用嫡长子尚公主简直是自毁长城,但他们做臣子的自然是比不过皇帝的。</p>

不和皇帝比女儿,他们怎么说也有机会,就看各自本事了。</p>

皇帝发话,立马有小太监拿起宣纸道:</p>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p>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p>

“好诗。”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众人好似回过神,纷纷夸奖起来,看的不少人心生嫉妒,但一看嘴角含笑的刑部尚书,心里就泄气了。</p>

周尧成毫不意外,他认识江宥霖之初,就知道此人才华过人,看着在场大臣们炙热的目光,知道这是被惦记上了,幸灾乐祸的看着江宥霖。</p>

“周爱卿为何如此高兴?”文帝突然开口。</p>

在场的一位周姓老臣还以为皇帝问的是他,心想他能说他看上江尚书的爱子做女婿吗?本想找个借口抬头一看皇帝的视线看的是新科探花。</p>

周林老脸一红,知道他这是差点出丑了,眼神不善的看向探花郎。</p>

江宥霖对他使眼色,周尧成这才反应过来,皇帝问的是他。</p>

想到他刚才一无所知的样子,俊脸微红,握拳作辑道:“回陛下,微臣是为江大人的才华所倾。”他总不能实话实说,是在看江宥霖的笑话吧。</p>

这在场的大臣,他一个也得罪不起。</p>

文帝笑脸一怔,在场的其他人也惊奇的看着周尧成,没想到这探花郎为了讨好江尚书如此不要脸,就算江宥霖有才华也不至于这么失态。</p>

有的人甚至感觉周尧成是故意的,这样一来才能吸引皇帝的注意力,毕竟皇帝只有一个,但他们新科进士却有两三百人,皇帝也没有那个心思一一查看众人作的诗。</p>

状元和榜眼作的诗足够出彩,剩下的人不多想点心思怎么能够脱颖而出。别看探花郎这人舍得下脸,心眼多,但这效果不就达到了。</p>

“哦,那朕听听你作的诗如何?”皇帝知道周尧成笑的理由不是这个,但他到底欠了此人一个状元,这些小事就不必计较了。</p>

在旁边侍候的小太监闻言也不敢让皇帝久等,立马道来:</p>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p>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p>

啪!啪!啪!</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