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5章,师徒论道1(1 / 2)

加入书签

“孙悟空”在路过白发老道士和白面狐狸的洞府“清华府”时。离开了一下下。

六耳猕猴早在“清华府”这里,等候六明天尊版“孙悟空”多时。

六耳猕猴和六明天尊两人,再次互换身份,六耳猕猴又变成孙悟空,再次加入取经团队里。

六耳猕猴回来的时候说,他去了妖怪的“清华府”,一通乱发之后,放了一把火把妖怪的洞府烧成灰烬。

毁了妖怪的洞府,是为了不让其他妖,住进清华府再为祸一方。

六明天尊藏在取经团队,看不到的地方,听了六耳猕猴的话,再加上“孙悟空”脸上那诚恳的样子。

“差点就相信了,六耳猕猴的鬼话。”

可是有人却相信,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唐三藏。听了“孙悟空”的话后。

唐三藏“哎”的一声叹息,心里却某不同的感慨,唐三藏越发觉得,西游取经就像是一出闹剧,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那些妖魔鬼怪,神仙佛祖菩萨都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一次次将唐三藏几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是西游取经团队还要傻乎乎的受苦受累过一关又一关,然后继续西行……

唐三藏沉默不语,还好他不知道只有他一个人,完全被当成猴子耍,西游团队其他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这西游取经不过是一场大型“真人秀”。

取经团队恢复,向西天大雷音寺前进的步伐,只是众人心态早就变了。

唐三藏也不再是当初那个,从长安城出发天真无邪的虔诚佛教徒,此时的唐三藏心中的那小树,早就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且根深蒂固到无法撼动半分……

取经团队众人各怀心事,也让接下来旅途的气氛,一直显得十分压抑。

唐三藏和“孙悟空”讨论了,佛和道的不同之处,六耳猕猴虽然姓子有时候急躁了点,可是个聪慧之人。

就耳猕猴出生以来,六耳神通上听三十三天,下探十八层地狱。

学识和见解也是非同凡响。

因为想到自己的西游之路,还要许多时间才能结束,六耳猕猴兴致缺缺的念了一首诗,从六明天尊那听来的诗。

唐三藏听“孙悟空”念道“

盛世天下佛门昌,

道家深山独自藏。

乱世菩萨不救世,

老君背剑救沧桑。”

这诗让唐三藏低头沉默不语,虽然不能说全对,但是绝大部分的佛门,为世人做的事情,比之道门的少的太多……

唐三藏内心里现在有两个,分别穿着佛衣和道袍的小唐三藏在对话。

道“爱信不信,别打扰我修行。”

佛:“施主,香油的越多心越诚……”

道“道法融入自然。

佛“佛法走出红尘。”

唐三藏心里很矛盾,似乎自己内心的天平,渐渐地倾向道的一方。

唐三藏“呵呵”冷笑过后,小声说道

“真的是诗说的那样不堪吗?乱世菩提不问事,老君背剑救苍生,呵呵呵。”

在场的那个人有时普通人,自然能听到唐三藏说了什么,可是没有人愿意说话,众人只是低头默默赶路。

六耳猕猴原本也不想说什么的,突然耳朵动动听到了六明天尊的传音,这才开口打破沉寂……

又给唐三藏说一个故事“在某个战乱的时候,某一无名道观,小道士和老道士的对话。

“战乱四起,师父为何下山?”

“只求能平乱寇,济太平。”

“此去凶多吉少,不去可否?”

“舍去一无用身,但求天下安。”

“师父此去,何时回?”

“能回时,天下太平,自然归……

倘若回不来,那便不回了!”

“我与师父一同去。”

“你还小,留下看守山门。”

“可是师父。”

“没有,可是……”

小道士含泪送老道士下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