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1 / 1)
宣帝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他十六岁继承王位,十九岁被当朝皇帝他的皇叔赐婚,昭告天下他娶了一个男子做正妻。到他二十岁离开京城到处昏庸玩乐,二十五岁蛰伏关外,三十一岁弑叔称王,就注定他不能被后世称作一个好皇帝。
可是这么坐在王位上他又得到了什么呢?他兢兢业业的做这个皇帝,在史书上留下的也是他先弑叔夺权,再然后才是他为百年基业所立下的功劳。他年纪大了,眼睛力气都不如从前,却开始从夜半中惊醒,梦里有时是他的皇叔提着剑在皇宫内追着他要杀了他,有时是他的母妃问他这样做值得吗。而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偌大的寝殿中,不知今夕何夕。
宣帝的子嗣不多,内务府觉得可能是早年被赐婚过一个男子,导致皇帝对情爱一事顾忌太多。我朝虽不忌男风却也没有谁立过男子为正室。到最后皇帝的后宫里不过一后三妃,还有几个皇帝自己也记不住名字的女人。子嗣也不够多,但是对于皇室来讲子嗣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宣帝的父亲是前朝皇帝的哥哥宣王,自宣帝登基改朝换代曾有臣子问过要不要追封,皇帝思索了一会说算了吧,此事就此作罢。但是却没人提过那个被赐婚的男子,按理来讲他才是皇帝的正室,真正该被封为皇后的人。
他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会逐渐忘了那个人。宣帝和他成亲不足一月就合离,也没有告诉外人。对外也只是说是妻子喜静不愿见人,其实是他走的时候不愿带上他。
那是他皇叔送来的人。年纪比他大,相貌不够上乘,家世不够深远,资质更是平庸。如果他皇叔真的有心为他做一桩婚事倒也不至于用这么一个人来打他的脸。
其实随着时间的洪流宣帝早就不记得那位同他被赐婚的男子长什么模样了,他只是记得当初初见之后对那人的评价。他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宋玉。
宋哲翰一生不过是个礼部侍郎,一妻一妾,其膝下共有三子一女。这在当时来讲并不算多,但是一家人也算是过得清闲。长子在翰林次子在边关,小儿子和小女儿在家常伴父母左右,而宋玉正是宋哲翰妾室生的小儿子。
长得不够好看,家世也不够好,还是妾室所出,资质也没有多好。身为男子,却还是领了一道圣旨嫁给了他。再之后便不知所踪,宣帝也不关心他去了哪里,因为他当时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了,宋玉连像一块小石头那样的分量都没有。
可是人老了就开始忘了很多事情,宣帝却偏偏想回忆起更多的事。他像钻了牛角尖的小孩,迟到了几十年的童心终日环绕的他,终有一日他问向身边的侍奉多年的公公。
“宋玉在哪?”
内务府韩总管跟了皇帝几十年,皇帝大大小小的事大多是经他手的。当皇帝问起这个人的时候韩公公竟然还想了一下这个人是谁。
“陛下,宋公子早就走了。”
韩公公说得隐晦,这么一个被扔下的男人还有什么活路呢?从皇帝离开王府的那一天那个男人就死了。他们都不知道的这么一个被扔下的男人,临死前是怎么守着那一座空荡荡的王府的。而宣帝二十一岁的时候那座王府就被烧了,说是被天火引燃烧了三天,烧得三天里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而那时候宋玉也不过二十六岁。
“这样呀。”从那之后他再也没向外人问过这个人。
宣帝已经七十六岁了,鲜少有皇帝能活到他这个年纪。他比宋玉多活了五十年,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宣帝竟然开始思考如果这五十年给宋玉,他会用来做什么?
他不能走仕途,因为他太笨了。宣帝想把他扔到官场上不出三天他就会被那些人扒掉几层皮。也做不了将领,宋玉的二哥宋昂是将才那他就是蠢材。他不会武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这种人白送给宋昂他都不会要的。宣帝想了无数个可能自己却又一条条的驳回,到最后竟然开始觉得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笨的人,笨到除了嫁给他没有别的选择。
宣帝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到晚膳的时候韩公公去请他用膳,叫了几次都不见回答。
魏宣帝驾崩,五十年的荣光就在一个午后轻易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