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1章 无题(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飞快,元宵节的狂欢热情还未褪去,肃州的大路上又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运输车辆。

按照官府的政策,向十烽十驿运送粮食物资,成了冬闲时百姓赚取外快的一大捷径。

为了解决百姓不愿走得太远的顾虑,徐齐霖还动用了官府的力量,在三百里外的烽驿成立了中转运输车队,负责向更远的烽驿节级转运。

而百姓只负责前三百里的运输任务,最多也就十天一个来回。要是向最近的烽驿运输,差不多当天就能回来。

因为路途的远近,粮食物资在烽驿的屯储形成前重后轻、前多后少的情况,再正常不过。徐齐霖所做的,也不过是减轻大军行进的负担,却不能全部包揽。

即便如此,甘、肃两州为征伐高昌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看到不断变化的数据报告,李二陛下既满意又安心,此战必胜。

当然,也有不太顺心的事情,就是房二。徐齐霖说明了所了解情况,还顺道给房家捎了封房二写的家书。

房玄龄立刻跑到宫里,很是愤怒地表示,将派家人去甘州,把房二这个混小子给绑回来。

李二陛下直翻眼睛,哪有这么办事的?房二离家出走,不是逃婚,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要尚公主的事情。

想从军报国,虽然行动鲁莽,可忠心可嘉。你派人去绑房二,岂不是要把逃婚的事情坐实?

所以,这事皇家不能出面,让房二回来,也不能搞出太大的动静。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好象还余怒未息的房玄龄,缓缓说道:“房俊有自己的想法,想建功立业,这是好的嘛!可离家出走,却是不对。你写信劝说,或派人去接,让他回京也就是了。”

房玄龄暗自松了口气,原来他的怒化水平决定的,而是凭眼界和智慧才能挖掘出来的。

或许三年之后,更应该把徐齐霖派到山东。李二陛下突然又觉得河套发展得慢一些还没多大关系,要征讨高丽,山东凋弊才是个大问题。

就象河西能作为征伐高昌的后盾,以及将来掌控西域的后勤基地一样。要打高丽,山东若是能提供粮食物资,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这个山东可不只是后世的山东省,而是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和山东省。

从地理位置上便能看出,这里对征伐辽东的高丽有多少重要。

隋炀帝杨广征高丽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山东无法供应足够的物资,需要从关中运粮,导致运输路途遥远,成本高昂,民伕疲弊。

而隋末唐初,在对刘黑闼的作战中,对河北破坏很大,不象关中,很早就得到了安定。

征高丽,是李二陛下的执念。不仅是恢复汉时的辽东故地,还要向世人证明,隋炀帝两征高丽惨败,我李二却能不费力地超过他。

要不费力,便要长期的积累,有足够的钱粮。

连鞠文泰入朝长安时,沿路所见凋弊,都觉得唐朝不如隋朝富裕,没有动用大兵几千里征伐的资本。何况比高昌强大数十倍的高丽。

如果山东能支应大军三分之一的粮草物资,动用和征伐高昌同样的兵力,便有足够的胜算。

李二陛下是这样的判断,因为有了重型投石机,以及坑道爆破,高丽所恃的坚城将不再是巨大的困难。

思绪翻飞,李二陛下起身漫步,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偏殿,眼前展开的是“巍巍大唐”的沙盘,从西域看到辽东,不禁是踌躇满志。

……………

长安的李二陛下在憧憬,在踌躇满志;甘州的房二也在放飞自我,如同脱了缰的野驴。

哟嗬——房二一声狼嚎,在茫茫草原上纵马奔驰,边跑边叫,好不狂野。

鲁达策马跟随,骑术又大有长进,不急也不徐,和房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里便是在后世也很有名的山丹牧场,一年的经营还看不出太大的效果,但牛羊马匹的出栏和存栏量却在稳定增长,

徐齐霖也开始鼓励农户种苜蓿、大豆,除了能供应饲料外,还可以贷款买马,买马车。

借着向烽驿运输粮食的好机会,很多农户都贷款购置了马车,既能赚上一笔外快,日后家里用起来也方便。

这就使山丹牧场的马匹数量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搞畜牧也是有周期的,徐齐霖不着急。

鲁达倒是很上心,觉得自家阿郎给的任务,怎么也不能丢他的脸。马匹暂时不能大幅增长,可羊行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