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回京(2 / 2)
“阿涵正在睡着,等他醒了我抱给妹妹看。”连氏听到陆若华提起自己儿子,眼中满是慈爱。
“这是我给阿涵准备见面礼,还请大嫂收下。”陆若华将一个刻着平安如意玉佩交给连氏道。
“妹妹实在是太客气了,这两年你虽不在京城,但是阿涵洗三礼,满月礼和周岁,你都让人给阿涵松了不少礼物,妹妹心意已经到了,这羊脂玉料珍贵,妹妹自己戴着就好,给他一个小孩子免得糟蹋了。”连氏看着面前玉佩,色如截脂,常如肥物所染,温润细腻,一看就是上上品羊脂玉,最珍贵是它没有半点其它杂色,纯洁浑白。还有就是,这块羊脂玉体积不小,最起码她除了自己父亲温国公常年佩戴那块羊脂玉佩外,就再也没有见过这样大羊脂玉了。
这两年,虽然她这位小姑子不在京中,但是阿涵每次大日子,小姑子都命人送来了相当贵重礼物,再收下这样贵重玉佩,倒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嫂和我客气什么,这是我特意给阿涵找料子,刻平安如意纹饰,最适合小孩子用了。”陆若华将玉佩放到连氏手中,笑着道:“我这回头可是第一次见阿涵,大嫂不收我见面礼,可是想让阿涵不认我吗?”
陆若华都这么说了,连氏也不好推辞,看着身旁丈夫点头,便笑着将玉佩收下,“那我替阿涵谢谢妹妹。”
陆若华见到自己小侄子时候,很是喜欢面前娃娃,白白软软,符合她对一个团子所有畅想,不禁喜爱地亲了又亲,陆涵也回应地在陆若华脸上涂了一脸口水。
连氏看着小姑子和儿子腻在一起样子,笑道:“阿涵平日里可不会这样亲近人,可见是真心喜欢妹妹。”
“这才是我和阿涵缘分不是?”陆若华听后又亲了小侄子一下,惹得陆涵笑得更厉害了。
这边,陆若华和陆涵没有再腻歪多长时间,便被靖北侯人叫走了。
书房中
靖北侯看着面前女儿,道:“看你这两年寄回府中书信,可以看出你收获颇多。”
“确实有了不少长进。”陆若华点头道:“这两年我游学各地
,和各地学子与大儒交流,学问上确实有了不少长进。”
靖北侯点了点头,便是远在京中,他都能听到各地传到京中纯安县主记30340才名,如今在京中众多学子中,纯安县主之名已经深入人心,可以和儒者相媲美。
“你师父听到应该会很高兴。”靖北侯笑道,“还有,你在京中风评不是很好,出了宁州事情后,京中不少人家对你有些敬而远之,我给你提个醒,你也注意下。”说实话,当时宁州消息传来时候,他得知自己文文弱弱女儿居然一下子查抄这么多家族,杀了这么多人时候,心中也不是一般震惊。
他从未想过,自己女儿会有这样狠厉手腕和魄力,说实话,这样做若是自己长子,他会觉得欣慰,但是若是女儿,他一时有些无法接受。其实这也怪不得靖北侯,实在是陆若华大多数人心中,就是一个有些才学世家贵女,单纯柔弱,哪里会想到她会有这样魄力和勇气。
对于这个事实,他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接受了。其实抛开女儿身份不谈,只说对于宁州处理,在这一点上,他是极为赞同女儿做法。对于宁州,不破不立,宁州腐败堕落这么多年,朝廷想要建立新秩序,就只能将旧秩序全部废除,新秩序才好施行。
此事传回京中后,有很多官员弹劾他女儿心狠手辣,手段残忍,他身为父亲,按朝中制度,理当避嫌,不得参与。幸运是,萧太傅,清平侯,沈思都站在了女儿这边,甚至是圣心也是赞赏女儿。
陆若华听到靖北侯话,赶紧道:“宁州之事让阿爹为我操心了。我当初做下对宁州处置,一是清平侯爷告诫,二是我综合考量了宁州情况后,才下定决心如此做得。”
“清平侯爷说,我若是想要在朝中立足,就首先要让他们怕我,之后那些人才会敬我。”陆若华想到清平侯对自己劝告,赞同道:“女儿认为此话不假,所以……”
“所以你想要借此事在朝中立威。”说到这,靖北侯哪能不知道女儿心思,“这威确实立得不错,京中那些原本反对你官员,很多都对你闭口不谈了。”他不得不说,宁州一事,确实让京中不少官员都心生惧怕,甚至很多人都拿女儿和那位以酷吏著称大理寺卿黎蕴相提并论。
“你对你仕途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靖北侯觉得女儿既然在花了这么大代价在朝中立威,就是有意在仕途上大有作为。
“此事待女儿从老师那回来后再与父亲详谈可好?”陆若华觉得,她是时候该和自己仕途上引路人,自己师父萧太傅好好谈谈了。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