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 重阳(2 / 2)

加入书签

出了宫,宋福忙得过来搀扶鹿知山上了马车,鹿知山的面色不大好,宋福担心他膝盖又疼了,忙得取了毯子盖在了鹿知山腿上,鹿知山靠在马车背上,闭目养神,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马车在宁郡王府门前停下,宋福搀了鹿知山下了马车,杜衡也忙得从里头迎了出来,两人一左一右扶着鹿知山入了府门。

“高丽公主何时入京?”书房中,鹿知山沉声问杜衡。

“应该是明年三月,”杜衡思忖一番,才开口,“将军好端端地怎么忽然问起高丽公主来?”

鹿知山抿了口茶道:“今日入宫,万贵妃和丽妃商量好了似的让太后给我物色王妃人选。”

杜衡一怔:“将军回京将近四载,一直深居简出,她们对将军竟还不放心?”

鹿知山讥诮一笑:“怕是我得双腿瘫痪卧床不起,她们才能放心。”

杜衡沉吟道:“如今除了五皇子之外,剩下的四位皇子中,只有将军和四皇子没娶正妻,这次来大荔和亲的高丽公主,虽是宠妃所诞,却到底不是皇后嫡出,四皇子眼看着立褚在望,自然不会娶一个小国的庶出公主,将军乃是从一品郡王,且又是大皇子,身份尊贵,按理说也是不必非娶那庶出的公主,只是若宫中的娘娘合力促成此事,将军怕是非娶不可了。”

“是啊,我要是娶了高丽的庶出公主,再加上这么条瘸腿,自然就再挡不住他们儿子的路了,”鹿知山无所谓地拢了拢茶盖,“不过有个王妃也好,省得总是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进出都不方便。”

杜衡也点头附和道:“讲起来将军娶那位高丽公主也到底比大荔的贵女好,高丽公主背井离乡地嫁入王府,事事都要依靠将军,自然要比大荔贵女好掌控,必定不会误了将军的大事。”

“郡王,药浴已经备下了。”宋福挑着帘子进来禀告。

杜衡忙得扶着鹿知山去了后院。

嘉盛十九年十二月

库伦送来密信。

鹿知山看了那封密信,又将信递给了杜衡,杜衡甫一瞄了几眼,就登时满目欢喜,道:“端慧和硕公主的想法和咱们倒是不谋而合。”

鹿知山珉了口茶,没说话,眼神有些深沉。

杜衡没察觉鹿知山的情绪,又仔仔细细将那封信看了一遍,然后又笑:“公主金贵之躯,下嫁北狄蛮夷,已是委屈之极,公主隐忍这么些年,如今也是忍到头了,咱们既是能帮得上,不妨就帮衬一二,以后北狄有公主,大荔西北安定在望,赵将军也能有安心练兵,看来谢伦这半年没白白奔走于大荔和北狄之间。”

鹿知山仍是一言不发,他伸手取过桌上的信,放到了烛火上引燃,他看着绮丽的火焰,将信笺丢进了火盆。

杜衡这才察觉出鹿知山的异样,小心问道:“将军,这其中没

有什么不妥吗?”

鹿知山没有说话,一眨不眨地看着那信笺燃烧殆尽,最后化作一对灰烬,他忽然想起了四年前。

也是冬日,也是天寒地冻,段氏新丧,无人登门祭奠,只有那丫头一身缟素过来吊唁,他已经不大记得那天,那丫头都跟自己说了些什么,他只记得那丫头静静坐在自己的身边,默契地和自己朝火盆里丢着纸钱。

那天天气好得出奇,却又冷得要命,但是那个满是灰烬的火盆,却散发出诡异的温暖。

“四皇子府和端慧和硕公主府近来可有往来吗?”沉默半晌,鹿知山忽然问道。

杜衡一怔,他实在不明白鹿知山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起了四皇子和穆县主,顿了顿,他回答道:“秋猎之后四皇子赏了县主两张狐皮,县主回了四皇子两盒子糕点,上个月县主生辰,四皇子遣人送了一套羊脂玉首饰过来,穆县主次日登门答谢,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往来了,倒是近来皇后娘娘召了穆县主进过两次宫。”

静默好一会儿,鹿知山沉声道:“给公主回信,就说如今还不是最好的时机,让她再忍忍。”

杜衡大惊:“将军三思!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天寒地冻,青黄不接,北狄皇室最怕此时出事,出了事也断断不敢闹腾,若是错过了今年,怕是又得等上一年了”

“照做就是了。”鹿知山烦躁地摆摆手,打断了杜衡的话。

“是,属下明白了。”杜衡无奈,只得退了出去。

一室沉寂,鹿知山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宋福,去给我端一碗牛乳茶进来。”<!--r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