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道法(2 / 2)
“一切都好,这三年嘉让也成长了不少。”
“那吾儿的的梦眼……?”
“应大人大可放心,嘉让这
孩子虽说与众不同,但梦眼也不是非她一人仅有,其实并不可怕。”
“我就怕逆天改命的代价太大,伤及吾儿。”
“贫道与这孩子有缘,定会全力渡这孩子的。”
“道长恩情无以为报,还请受应某一拜。”
“贫道可当不起。”
点默道长连忙扶起应大人。
“要论恩情,应大人对吾道是大恩。”
当年先皇在世时,佛教盛行,本土道教一度受到打压。被百姓妖魔化,被扣上“妖道”的高帽子。远山道观起云道长因有窥天探梦之本领,受到多方压迫。窥天探梦世人皆知只存在于传说里,上位者更是不能容忍道教中人带着神权的神秘色彩,这样不易掌控。
而时任平都知府的应有期受过起云道长恩惠。且自家父亲也在道观修行,恐自己仕途也会因此受到打压。便一度暗中帮助道教,更是上书皇上,起云道长愿为皇上排忧解难,只愿道教能长存于世。福泽迷途世人。
起云道长为了道教之生存,不得不弃道义,为皇权折腰。
先皇对道教态度有所缓和。道教妖魔化一说在朝廷的游说下被人们渐渐忘记。而应大人在平都帮助点默道长为道教的复兴做出很大的努力。道教不被世人所排斥,虽不如佛教盛行,也不如儒家长驻人心,但也有自己要走的路。正如这一路走来满路荆棘,在当权者的压迫下,与百姓们的盲目反道,道义却披荆斩棘,向着荣光走去,虽丢盔弃甲,满目疮痍,但信仰在怀,尤振奋人心。
…………
应夫人与嘉让坐在一处,应夫人抚摸着嘉让的脸,摸搓着嘉让的手,满眼通红。
“在外头苦吗?可有受伤?回来就不走了吧?”应夫人慈爱的看着嘉让。
“娘,孩儿不苦,爬山涉水哪有不受伤的,但是孩儿身体比三年前不知好了多少倍。”嘉让报以笑容。
“你可怪爹和娘?”应夫人心里没底,受了三年苦的孩子心里怎会没有怨气。
“娘,孩儿爱您还来不及,怎的会怪您?”不等应夫人开口询问,嘉让张手抱着应夫人,脸窝在应夫人的脖颈处蹭了蹭。
“娘,我好想你啊!你不要伤心,孩儿在外头学到不少东西,交了好多朋友,领略了大齐的大好江山。也吃了好多好吃的。本来还想着带东林的牛油糕给您尝尝,结果馊了。我想等开春的时候带您去东林,去尝尝牛油糕。还有蜀地的古董羹,香辣爽口,娘你嗜辣,一定会喜欢的。”
“好,好!年年说说在外面有什么好玩的,交到了些什么朋友,同娘说说。”
“孩儿在蜀地吃古董羹结识了蜀地知府的小儿子易洙元,还有宜州佳音戏班子的名角儿茗荷姑娘,湾里岛的口技师傅鹿鸣先生……”
说着说着,嘉让表演了一段口技给应夫人听,学的鸟鸣惟妙惟肖。还来了一两段应夫人爱听的《脸谱戏》。
应夫人笑脸盈盈的看着嘉让,很是欣慰。这个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不爱讲话,很少与人来往。更是因为身上的秘密很少与人接触。如今跟着点默道长四处云游,人也开朗了许多,身体也变得康健。应夫人瞧着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又觉得心疼。
“娘,大哥呢?”嘉让疑惑,大哥是家里最宠她的,二哥经常戏弄自己,每次只要向大哥撒个娇,大哥就会打二哥的手心,但是今天回来却不见大哥。
“你大哥要准备殿试,这几日去了傅老府上做学问呢。”一提到清让,应夫人就很是舒心。
“大哥最是沉稳,殿试一定不在话下,只有二哥是个滑头。”嘉让笑嘻嘻地抱着应夫人的手。
应夫人
宠溺的摸着嘉让的头。直到嘉让回了自己的小院子。应夫人又陷入了当年的回忆……
嘉让出生在平都,父亲与起云道长交好,点默道长是起云道长最得意的徒儿,点默道长虽不是玄学的集大成者,但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起云道长闭关多时,道观一切庶务都交由起云道长的师弟和点默。点默在玄学造诣颇高,气性也足,只给有缘人批命。嘉让降世时,点默道长被请到应府祈福。却得出嘉让命数有异,辗转三嫁,不得善终的结果。吓得应大人赶紧问破解之法。点默道长回道观请示了师父,最后师父认为这些是他能够自己解决的,点默只得给出偷龙转凤的法子,让应家小女儿弃了女子身,变为男子。虽荒唐,却也是能保命的最好的法子。
逆天改命本就是逆天而行,有损身心,离了本有的命数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点默也没有瞒着应大人和应夫人。
应大人与夫人商量了一晚,终于决定了告诉外界应夫人又生下一位小公子。嘉让上了应家族谱,从此就以男子的身份活着。越长越大的嘉让面相昳丽惊人,女子气韵愈发的盖不住。且身体娇弱,时时病容满面。应大人与夫人便不准嘉让出门。外头见过应府小公子的人是少之又少。
应夫人见嘉让从小就沉默懂事,心里也不好受,想着若是光明正大的女孩儿身份,自己怎么着也要带着出去多见见人,逢人就炫耀自己的宝贝女儿,那么漂亮的孩子就应该无拘无束,仗着父母的疼爱撒娇耍赖的。后来还是家公得知这件事的个中缘由,带着嘉让经常在道观修行祈福,才没让孩子变得那么呆板,后来因为定国公府老夫人的寿宴,嘉让一回来便病倒了,才让应大人一家下定决心让点默道长带着嘉让去到大齐各个道教教派的大道观求的真经祈福,绵延嘉让的善缘。
↑返回顶部↑